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健康养生>中国第一部韵书指的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韵书指的是什么?

科普经验站 人气:7.32K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逊。

中国第一部韵书指的是什么?

《切韵》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说,《韵集》是“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gōng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声类》。 韵书即按音韵编排的字典。中国古代的韵书都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分类。通常我们认为曹魏时期李登的《声类》是中国最早的韵书。

《切韵》原书久佚,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古代韵书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A、D) A. 陆法言的《切韵》 B. 许慎的《说文解字》 C.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D. 李登的《声类》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韵书是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後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但这个「切韵音」应该如何理解呢?有学者认为,它就是当时某地,譬如洛阳的实际语音(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切韵代表了南北朝晚期金陵、洛下两地士族所使用的语音)。但也有学者认为,陆法言是河北人,颜之推是山东人。陆法言《切韵序》又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如果仅是记录实际语音,何须讨论决定呢?因推「切韵音」起码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所谓南北音系主要应当是指同出于洛阳旧音一系的金陵、洛下两支当时的官音。而非今日的南北汉语方言)。

韵书,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

《笠翁对韵》是本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为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第一篇内容是: 天对地,雨对风。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清代说今韵是指什么?依据哪本韵书?

平水韵的清代版本。应该是康熙年间修订的佩文诗韵

关于韵书

其实不用想得那么复杂,这是因为中古音,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人与现代人某一些字发音不同。

就像中国很多地方有方言一样,与普通话发音不一样。

近体诗,有格律和声韵的要求,每首近体诗,最后一个字一定要用韵。

而这个韵,由于古代也存在地方性差异,并不一定,当地的声韵就和官方的相同。

这个时候以前官方就组织人员编写韵书,如《平水韵》

也就是说,如果是律诗,最后的四个字,一定是在同一个韵部的。

所以,诗人只要查一下韵书,就可以知道,自已写的诗,是不是符合格律了。

至于,“一东”,中的“一”只是个编号,方便查找,像字典的目录一样。

而“东”是指古代与“东”韵母发音相同的的字。

如果诗人,用东韵部的字,那么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只能是以下字的一个,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

PS: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韵书的五音集韵

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这本书的情形可分 3点来说:①全书分 160韵,比《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从韵部的归并情形及其在韵目下所注的独用、同用的规定来看,它不遵守唐宋人在韵书的韵目下注明的通用、独用的条例。经过归并比《广韵》减少的46韵,都分别记载在各有关韵目的后边,并加圆圈作为记号。②旧的韵书每一韵不同音字的排列,没有什么规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书是按三十六字母排列,次序是见组、端组、知组、帮组、非组、精组、照组,晓组、匣组、影组、喻组、来组、日组。正如序文所说,“以见母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这就等于注明声类,每一韵的字,都知道各属于什么声纽。每一声类的字如有开合口的分别,都分开排列,并且注明等次。这在韵书的编辑体例上是一种很大的改革。所谓《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③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二篇序文,本书共53525字,新增27330字;注文335840字,新增144148字。《五音集韵》清代没有重印,现在只有少数元明刊本,一般不容易看到。

中国有本专门关于“押韵”(或者说关于韵脚)的书,那本书名叫什么?

关于词还是关于诗?

若是关于写词的应该是《白香词谱》

各大书店均有买..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词谱选

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

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

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

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书韵什么意思

书韵是筝曲,流行于菏泽地区,此曲通过同度音的重复和级进的旋律,并运用食指抹弦的演奏方法,维妙维肖地刻划出尤似古人抑扬顿挫,有腔有韵的朗朗读书声。乐曲为“八板体”结构,是[高山流水]中四曲之一。

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扩展资料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古筝传统的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无名四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演奏法还有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韵

百度百科-古筝

TAG标签:#韵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