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健康养生>地震预警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地震预警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科普经验站 人气:1.34W

据百科知识介绍: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而地震预报是震前发布的警示。 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按

地震预警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地震预警就是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4公里/秒)小于电波传播速度(30公/秒里)的特点,通过电波对地震波还未传播到的地方进行提前的警告。

1、蓝色预警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其实,这地震预警,而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预报。“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并不属于同一概念。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则是对已发生的地震在尚未传播到其他地区前的一种提前警告。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

那么,人们是如何做到地震预警的呢?事实上,地震发生时,地震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是有一定速度的,而并非所有地方都同时发生晃动,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石头激起的水波会由中心向四周逐渐散开。因此,当地震发生后,大家不会立刻感觉到地面的震动,而是要等相应的地震波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一显身手的空间。

“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也称作“震时预警”。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2012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千米,而电波的速度为30 万千米/ 秒。因此,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就可以通过电波对地震波还未传播到的地方进行提前的警告。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科普:地震预测与地震预警究竟有何区别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百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则是破坏性地震已经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形成之度前发出警告。地震预警技术的我国开始得到推广应用。 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为18次破知坏性强震提供了预警。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发生突然破裂和错动。而这些破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又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一定的传播道速度,当地震发生后,要等相应的地震波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测有什么联系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纵波和横波到达时间差,以及地震波与电磁波速度差,从而在破坏性横波到达之前就进行预先警告的一个措施!因此地震预警还是在地震发生后才进行的。如图1所示,地震纵波(P波)由震源发出后,通过距离地震最近的地震计测得地震,然后在利用波速达30千米/秒的电磁波尽快利用现代化的电视台、广播台、手机短信等通知公众;同时可以通知比较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电厂、高铁、化知工厂、核电厂等等,从而赶在横波(S波)到来之前可以根据地震应急预案采取最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地震预测与地震预警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地震预警,必须在地震前发布。其根据也不仅是地震活动的情况,道还有地震前兆活动的情况。比如如图2所示的唯一被联合国所承认的成功预报的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在其震前,除了有地震条带的异常现象。也有地震地下流体中氡气含量异常升高和地震地形变短水准异常等地震前兆异常。

总之,地震预测要先于地震,地震预警是后于地震的;减灾实效当然也是地震预测更大。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做的一些措施,都需要地震管理部门牵头来进行!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抄后地震波还未到达之前,对人们提供的一项紧急救护措施,预警的时间往往只有十几秒到几十秒

预报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某地区将会发生地震的一个预测

打个比方:预警就是袭:东京刚刚发生10级大地震了,预计地震波50秒后到zhidao达,请注意躲避

预报就是:预计东京未来5年内将会发生10级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的系统效果

预警系统的原理决定了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提供的应急时间是有上限的。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61303036美国虽然没有部署地震预警系统,但相关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其中包括一个在旧金山湾区进行研究的名为ElarmS的地震预警系统。结果表明,这套ElarmS预警系统,对于不到一半的地震,能够提供10秒以上的预警时间;对于绝大多数地震,能够提供的有效预警时间不超过30秒。在几秒至数十秒的时间内,我们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减少损伤?停止高速列车、从电梯撤离、终止或保护关键仪器和设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等等……我们可以做的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做的却更多。

此外,预警系统面临一个尴尬的规律:越是地面运动强烈的极震区,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对预警系统依赖越弱的地区,能提供的预警时间反而越长。再拿汶川地震举两个极端的例子:离震中不到20公里的映秀镇,处于预警系统的响应盲区,基本没有可能获得提前预警;而距离震中约1500公里的北京,可获得大约3分钟的提前预警,但又几乎没有意义。 日本国土交通省所属的日本气象厅于2006年8月1日启用高度利用向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并于次年10月1日上午9时开始向全国的一般大众发布警报。

紧急地震速报分为“预报”和“警报”,“预报”向高度利用者提供,警报的发报条件为“预测震度5弱以上” ,在其预警系统的宣传手册中提到,如果您距离震中太近,预警信息和地震波可能同时到达。

2008年6月14日,日本发生的里氏7.2级地震中,距离震中30公里的鸥州,在3.5秒后收到了预警信息,但此时破坏性的S波已经到达。在遭受严重冲击的栗原,地震预警信息只提供了0.3秒的应急时间。对应于距离震中50公里和80公里的居民,则分别获得了5秒和15秒的应急时间。

2011年3月11日的东北太平洋冲9.0级地震中,系统分别在地震发生后5.4秒和8.6秒向高度利用者和一般民众发布了地震预警,几乎是在地震波到达陆地的一瞬间,在警报地域居住的居民都收到了警报。其中距离震源较近的岩手县大船渡县(观测震度6弱)获得了12秒的预警时间,摇晃最剧烈的极震区宫城县栗原市(观测震度7,最大加速度约3.8个重力加速度)则获得了18秒的预警时间,而东京都(震度5强)在警报发出1分钟后也感受到了剧烈的摇晃。

预警系统在关键技术上还没能做到十全十美,尤其是地震参数的快速判定,以及复数个地震同时发生时,震源参数分离独立判定。作为5个部署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地区之一,日本的投入最大,性能也是最好的。然而2008年1月27日,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一则标题为“地震预警系统再次失效”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现状。 2014年5月,中国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经过近1年半的建设,已建成并于投入运行,为首都圈民众和地铁、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此次系统覆盖了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大同等首都圈区域13万平方公里范围。当首都圈及周边区域发生地震时,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7秒内为民众和重大工程发出警报,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应用了该所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该技术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来自中国地震局等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经过大量汶川余震检验而逐渐完善与成熟,形成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技术。

截至2014年,中国已有15个省市开始应用ICL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地震预警系统,覆盖区域近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南北地震带、郯庐地震带等。其所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成功预警包括芦山7级强震等破坏性地震,并通过手机、电视、微博和专用接收终端等发布预警信息。首都圈中的一些学校、社区、科普馆已经应用了地震预警信息。

现在的地震预警有哪些?

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一般来包括地震检测、通讯、控制与处置、警报发布等组成自部分。实现地震预警有三种基本技百术途径:一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二是度利用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问(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三是答利用致灾地震动强度阈值。

TAG标签:#地震 #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