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健康养生>为什么闪电后会有雷声

为什么闪电后会有雷声

科普经验站 人气:2.06W

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闪电的传播速度大于雷声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打雷和闪电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

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并且雷声的声波被地面附近较暖和的空气向上折射,超过25千米的范围,由于声音的折射非常厉害,从而向上传播,这样,地面上的人就只能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了。

闪电形成的原因 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象磁铁一样.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云和地面之间的

为什么闪电后会有雷声

通常情况,雷雨天气里,闪电总是伴随着雷声,但有时候人们只看到闪电却听不到雷声。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其实在雷雨云中,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人们之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根据传播速度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的8次方),由

闪电和打雷其实是大气放电的一种形式。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层相互靠近,发生放电。产生电弧和巨大声响,电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闪电,巨大声响就是雷声。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并且在空气中的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提高,声音在较暖和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较寒冷的空气中快。如果气温是向上递减的,那么,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声波,其上面部分就比下面部分传播得慢,因而声波的路径便向上弯曲。由于气温在靠近地面较温暖而越向上越冷,声音的折射就使声音拐弯向上,因而不能沿地面传播得很远。

天上的雨来自空中的云,空中的云其实就是水的凝结物,它来自地面的水汽蒸发。当云中的水滴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不能被上升的气流顶托住的时候,水滴(也可能是冰滴、雪花)就会落到地面上,即是我们所见的雨(雹、雪)。 水汽的蒸发随时会有,但

为什么闪电后会有雷声 第2张

相反,雷声的声波被地面附近较暖和的空气向上折射,超过25千米的范围,由于声音的折射非常厉害,从而向上传播,这样,地面上的人就只能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了。

电荷中和作用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会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30000℃的高温。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为什么下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雷雨天气,打雷前总是先看到闪电再看听到雷声。追问雷声是由于闪电,也就是放电时附近空气被迅速加热膨胀而产生的声波,即使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同时由同一地点传播出来,但是闪电产生的光是以每秒300万千米的速度传到我们的眼睛,而声音是每秒仅360米的速度传来,那速度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都是光要跑得比声音快啊。

为什么有的时候只有闪电 没有雷声?

闪电和雷鸣总是同时发生的

这是由于雷雨云中正电荷区和负电荷区之间的电场大到一定程度时,两种电荷要发生中和并发生火花,在火花放电时发生强烈的光,这就产生了闪电。

同时在光的通路上产生高温,使四周空气因剧烈受热而突然膨胀,云滴也会因高热而突然汽化膨胀,发生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鸣。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只见闪电没有雷声,这种情况是因为光不仅比声音跑得快,而且比声音跑得远。一般地说,雷声只能走二三十公里。如果打雷的地方离我们太远。我们就只能看见闪电,听不到雷声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472654.html?si=1

为什么只有闪电,没有雷声?

1   因为雷声在云层中来回反射而消耗了能量,再加上远处的波传到你耳朵里已非常微弱,所以听不到声音,就像水的波纹一样越远越小越细。

2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下雨的地方离你太远了,看得见闪电听不见雷声。

闪电雷声产生的原因:

闪电和雷声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人类对闪电和雷声的科学研究和正确认识历史并不长。最早解释清楚闪电和雷声的形成原因的人应该是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高空上的云层常常带有大量的电荷,这些电荷显然不能流向大地,由于电荷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云朵在各种力的作用下靠近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之间的高压会击穿空气,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就是闪电,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而且由于雷声会在大地与云层之间多次反射,一般听到的雷声都是延绵不绝的。弗兰克林用一个风筝成功收集到了雷电中的一点电能,证明雷电是大自然中的放电现象,只不过规模比较大而已。

先有闪电还是先有雷声:

天空骤然一亮,接着,雷声从远处“隆隆”响起。这使我们觉得先有闪电,后有雷鸣,闪电先于雷鸣发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闪电是云团内产生的大量静电向外放射时,摩擦碰撞出的巨大电火花。它使周围的空气温度突然增高,体积随之膨胀,发出雷声。电闪雷鸣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

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原来,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光先从闪电发生的地方传到地面,雷声才接着“隆隆”而来。所以,它们虽然同时发生,我们却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雷雨天,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在夏天的午后或傍晚,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

当云层里的电荷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其造成的高温会使空气与水滴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冲击波活动就产生了雷声。

可见在雷雨云中,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因为光比声音跑得快。光在空气里每秒钟要走30万km,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只能走340m, 声速差不多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扩展资料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利用天文观测,首次测量了光速。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在实验室里,用巧妙的装置首次在地面上成功地测出了光速。

1973年美国标准局的埃文森采用激光方法利用频率和波和测定光速为(299792 485+1.2)米/秒。经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米的新定义为“真空”中光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

这样,光速已成为定义值,它的精确度为零。今后也无需再做精密测量了。而长度单位米、时间单位秒是通过这个定义值直接联系的。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光速不变原理。这与光速定义为一固定值是相一致的。不过迄今还有人仍在检验在更高的精确度下,光速究竟是否恒定。

除真空外,光能通过的物质叫做(光)介质,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在水中的速度:2.25×10^8m/s光在玻璃中的速度:2.0×10^8m/s 光在冰中的速度:2.30×10^8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3.0×10^8m/s 光在酒精中的速度:2.2×10^8m/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的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播速度

为什么会出现闪电和雷声?

在夏季闷热的午后及傍晚,地面的热空气携带着大量的水气不断上升到天空,形成大块大块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正负两种电荷,这时地面因受到近地面积雨云中的电荷感应,也带上了与云底不同的电荷。我们知道,不同的电荷是会相互吸引的。但是空气的导电性能很差,它阻挡着正负两种电荷的会合。当云层里的电荷越聚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阻挡它们会合的空气层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会合。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就会被烧得炽热,温度比太阳表面还要高好几倍,所以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这就是闪电。雷声是因为通道上的空气和云滴受热而突然膨胀后发生的巨大声响。

TAG标签:#闪电 #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