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综合知识>茶艺与茶道

茶艺与茶道

科普经验站 人气:1.33W

茶艺与茶道

茶艺和茶道都与茶有关,但是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茶艺是指以茶的制作、品尝、表演等为主题的艺术形式。茶艺强调技艺和演示,包括煮茶、冲泡、品评、器具的使用和美学表现等。

茶道则是一种日本传统文化,源于中国的茶禅一味和宋代的茶俗。茶道强调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修身方式,包括茶道礼仪、茶道精神、器具的挑选和使用、茶道园艺等方面。

茶艺和茶道都是以茶为核心,一方面体现茶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道与茶艺是什么

茶道与茶艺是什么

  导语: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如工夫茶、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等,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

  1 茶 道

  何谓茶道?指饮茶的道理、方法及其应当遵循的规则。古代以茶招待宾客所形成的一套礼节或仪式,茶道是茶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生文化现象。

  1 .1 茶道词源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皎然有一首杂言古体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秋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有《封氏闻见记》云“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

  在唐以前,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说,称茗饮者“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喝茶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经》面世以后,如封演《闻见记》所记,鸿渐为《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器,“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僧侣通过种茶、制茶而精于茶术,士大夫们则创造性的发挥,把茶的知识艺术化、理论化。当时的茶道思想集儒、佛诸家精神,主张以茶修德。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开篇),贯穿了和谐、中庸、淡泊的思想内容,强调饮茶自修内省。这便是唐代的茶道。以后茶道被传承、传播到国外,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与日本文化结合后形成日本茶道。

  1 .2 茶道的概念

  许多学者研究茶道文化,潮州师范学院历史系陈香白教授认为,茶道乃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之结晶,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象征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茶道之形成于盛唐。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茶文化专家丁文先生在《中国茶道》中概括:茶道正是茶文化的结晶。中国茶道深深根植于华夏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

  2 茶 艺

  2 .1 茶艺词源

  据报道,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首的一批民俗界人士,为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并注入人文精神为主旨,经过反复思考讨论,为避免模仿日本茶道之嫌,为此创立了“茶艺”这个新名词,同年台湾成立了茶艺协会(1976-1977 年),当时在台湾出现了“文化寻根”现象。

  台湾于1976 年出现了管寿龄的第一所茶艺馆。此后,中国功夫茶馆等陆续出现,至90 年台湾已有1000 多家。中国茶馆历史悠久,但以茶艺馆命名的品茶场所,福建博物馆茶艺馆是当时第一家。目前仅福州市的茶艺馆、茶艺居就有数百家。

  2 .2 茶艺的概念

  茶艺是一种形式和精神相互统一的品茗文化,包括品评、鉴赏艺术的操作手段和品茗的美好环境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学意境。它往往偏重于生活艺术上的享用,除讲究茶叶冲泡方法礼节与用具外,更重视不同茶叶的'色、香、味的品尝,以及在饮茶过程中修身养性,注重茶在人际间的关系。人们常说的“喝茶”是将茶作为解渴饮料时称之。“品茗”细品茶味,将茶作为生活艺术享用时称之,与喝茶有不同之意,宋徽宗撰《大观茶论》:“啜英咀华”“争鉴裁之别”,带有品茶之意义。而“茶艺”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

  2 .3 茶艺的基本类型与特色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而且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茶艺类型多样,以其主导阶层和艺术性质来分有文人茶、禅师茶、富贵茶、仕女茶、工夫茶、孺子茶等六大类型,各类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烙印。茶叶品饮的方法很多,以茶类可分为绿茶品饮、红茶品饮、乌龙茶品饮、花茶品饮、紧压茶品饮等。以添加佐料于否可分为清饮和调饮,清饮可品饮茶叶的真香真味,调饮因民族、地域、风习而异,且意义不同。现代茶艺在生活中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为休闲型茶艺,另一种为表演型茶艺,在社会活动中有不同的功能。休闲型茶艺随处可见,通过茶艺活动过程,调节精神状态,传递友情。表演型茶艺是对历史上、生活中的茶俗、茶礼、茶艺或茶道的挖掘、收集、整理、提炼,溶进现代科技,使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其类型大体可分为民族型、地方型、宫廷型、文士型、寺院型、少儿型、科普型。它们都有各自的品饮技艺和文化意蕴,在茶艺过程中流动着美的旋律。在品饮技艺上以乌龙茶品饮技艺尤为精湛。茶艺是饮茶风习和品茶技艺的艺术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的品味清芳,茶艺的流韵典雅。

;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什么是茶道?什么是茶艺?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 饮茶 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 文化 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笔者反对将茶艺、茶道视为"一体两面"的观点。蔡荣章先生在《现代茶思想集》中说:"我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艺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王玲女士亦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王玲都以为茶艺、茶道的外延一致,两着相互依存。

   茶艺的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水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第三,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 收藏 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四,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五,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入门

  在开始学习茶艺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组合一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壶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一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一颗了。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从中组合出大部茶艺需要的用具,如‘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艺’‘花茶茶艺’‘普洱茶艺’等。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 文化 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和茶艺的区别,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是形而上的,自然存在的道理;“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茶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 方法 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是,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如何享受一杯茶是属于哲学,是一种艺术。品茶,因人、因时、因地,有各种状况,无法一概而论,所谓:茶有随时随地味,佛有随缘随喜法。

茶艺的内容包含技艺、礼法和道三部分。

(1)技艺:就是茶的技术及艺术,其范围包含研究茶叶的栽培、生产、制造、销售,到如何泡好一壶茶及如何享受一杯茶,它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艺术了。

(2)礼法:文化的存在,表现在礼节、法度上,礼法指导茶事的规矩,有了严整的规矩,完美的形式,才能形成茶艺,才能提升茶文化的高度和深度;没有礼节、法度,犹如交通没有规则,大家乱开车,就一团乱,不是文明社会。当然,规则并非全世界完全一样,大原则、大方向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不要规矩,随便的行事,而是遵循存在方式和状态,礼法的根本精神在此。

(3)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技艺、礼法运作发动的起点;也是技艺、礼法运作的终极目标。艺术里一定有道,没有道就不能成为艺术,艺道学,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道”是普世的,所以全世界茶的精神是相通的,但因物质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样貌,大致可分为红茶文化、绿茶文化和乌龙茶文化。

日本的茶道里千家曾倡言“一碗茶的和平”。世界五大宗教的精神都可融汇在一碗茶中,这是“一碗茶的和平”的基础。儒家的规矩、内敛、修身;道家的自然、无为、现世;佛家的和、雅、静、来世;____的积极、科学、入世;教的纯净、绝对、清真,一碗茶中能同时将五大宗教的内涵特色接纳、融合,茶文化就是这五种思想的综合体。茶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清真,即外在行为的洁,内在思想的清,既清又净。既清又净,就是无争、无事,世间就能平静,就能和平,这是“和、敬、清、寂”的境界,就是道。所以世界三大茶文化,虽则其分布的地域、民族、宗教、习惯、风俗等诸多不同,却都能相融、相通,基本精神是相同的。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遄飞,人人自以为离道不远,但曲终人散后,则依然故我,似这般的清谈聊天,哪能把道聊出来?“道”可以自由地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传达给别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载体和过程,茶艺即是这个部分。

茶艺历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 饮茶 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的本质区别

  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很多朋友分不清茶艺和茶道,其实是有区别的,那么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别?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和茶道的区别,一起来阅读吧!

  茶艺

 

  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

  ……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

  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

  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帮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

  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

  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

  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仪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促发展表演艺术。”

  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道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蔡荣章:《现代茶思想集》410、408页,台湾玉川出版社出版)我们认为,王玲教授和蔡荣章先生的这些话已经将茶道、茶艺的区别和关系讲得很清楚。

  茶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

  因此,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 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不过,以这样的高度来要求茶人毕竟过于严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艺大量和专家们便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提出许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

  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

  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

  可以将刘贞亮提出的茶德视为对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三饮便得道”和“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诠释和充实。

  由此可见,茶道应追本溯源至唐代皎然、陆羽时期,当然,它还不如后代如日本这茶道那么明确具体。

  茶道茶艺的要求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

  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茶艺的技术。

  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

  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

  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

  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

  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

  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

  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

  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

  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和茶道的区别在哪里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而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

关于“茶艺”与“茶道”的区别,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与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而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例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观点见《现代茶思想集》)。王玲女士亦持相近的观点,认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其中“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而“道”则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观点见《中国茶文化》)。

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别?那么茶道和茶艺有哪些讲究呢?

茶道讲究的是气氛,将泡茶、品茶、点茶作为核心,而茶叶更讲究技艺。我国在饮茶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已经几千年了。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茶道或茶艺,里面包含了深深的思想精髓和深厚内涵。对于不太懂茶的人而言,很容易将茶艺和茶道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首先,茶道和茶艺在定义方面有很大区别。所谓的茶道,其实是一场关于修身养性和礼仪的学习交流,现场将技艺作为基调,通过品茶、点茶等方式进行下去,还会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来,让人感觉非常的舒适。而茶艺的重点则是在于泡茶和饮茶的技艺,在礼仪方面要稍微逊色一些,但是看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查到重点在于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茶叶更像是一种艺术,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表演,表演者会通过物质与记忆向大家展示这一切。不过这两者也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茶道将茶艺作为基础,也是必要条件。茶道无法存在,它必须要依靠茶艺才能继续下去。相反的,茶艺本身就要很多,不需要以其他技艺为载体。

最后,茶道讲究以修身养性为重点,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参悟很多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喜欢一边饮茶一边探讨佛理。而茶艺的内涵不深,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门槛,让你喜欢就可以学习尝试。不过茶艺也是有讲究的,从品茶、烹茶等手法上都要格外注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要学会用心去体会。将心灵和茶艺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茶道是什么?茶艺又是什么?

中文“茶道”一词,以具体的可考文献来看当时指的是泡茶的操作方式。大致就是泡茶的道道。中文“茶艺”一词是现代台湾人拟定的词汇,起初在拟定名字的时候是想叫作茶道的,但由于日本文化中也已经有茶道一词,最后命名为茶艺。当时他们在工夫茶泡法的基础上想学着日本加入许多仪式性内容,最后变成了一系列类似服务员表演的操作,出现了所谓的茶艺表演……当然,也就是操作方式。不过,事实上日语“茶道”中的这个“道”也正是中文“艺”的释义。所以这几个词在古今中国,以及日本都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现代中国泡茶方式在现代术语上叫作“茶艺”。许多中文资料会用“茶道”一词来描述古代泡茶方式,如“唐代煎茶道”、“宋代抹茶道”、“明代泡茶道”。(当然唐代煎茶道和日本煎茶道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不过涵义仍然相同,而且当时的中国茶道体系比后来的茶艺和日本茶道复杂得多。个人尚未考证以上三个词汇是否由现代人创造,也许是由于日本文化中仍然保留着“抹茶道”、“煎茶道”这两个名词。但也因为唐宋时期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影响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茶道”一词的出现也早于日本六七百年,所以这个日语词汇是来自于中文的可能性亦相当大。在现代一部分中国人将“茶道”中的“道”字理解为喝茶喝出来的哲学修养,也有人认为中国人才不会像日本人一样把自己的技艺吹捧到“道”的高度。这也是现代中国人对“茶道”、“茶艺”理解上最大的两个纠结点。但其实无论如何理解都无可厚非。毕竟过去那个“茶道”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被“茶艺”取代了。

茶道与茶艺有什么区别?

经常有朋友问到:茶艺与茶道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今天小逸就跟大家详细谈谈茶艺与茶道的区别与联系。

一、茶艺是什么?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技艺、艺术。茶艺技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艺艺术,在优秀的茶文化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二、茶艺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茶艺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以事茶功能分:生活型茶艺、经营性茶艺、表演性茶艺。

2、以茶叶种类分:六大茶类为基础,如绿茶茶艺、白茶茶艺、黄茶茶艺、红茶茶艺、青茶茶艺、黑茶茶艺。

3、以茶具分:(主要以主泡器来分)壶泡茶艺、盖碗茶艺、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分:烹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等。

5、以民族分: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

6、以时期分:古代茶艺、当代茶艺等。

茶艺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种,但无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华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三、茶道是什么?

茶道的重点在“道”,茶之道,道路道路,茶道也可理解为茶之路,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事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四、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很多业内人士将茶道文化讲得玄乎其玄,深不可触,以至于对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朋友想入门,却不知从何学起,事实上,学习茶文化最低的要求就是爱茶、爱茶文化,可以先从看得见的茶艺学起,“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茶艺与茶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喜欢喝茶的人都会了解到,茶艺与茶道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概念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通常茶艺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学习,茶的技艺包括艺术,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茶艺来说,就是我们在做茶或者是烹茶品茶,这样的一系列的形式当中学习到的知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茶叶是一门比较高尚的学问,他们在学习了茶艺之后,都会觉得茶艺的确是能够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的。

茶艺注重文化

而且对于一些高端的艺术来说,通常都会特别的青睐茶艺。尤其是一些高端的人群,他们就会非常的喜欢自己的学习一些茶艺的,这样能够修身养性。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文化来说,也是能够看出来茶文化是具有源远流长这样的一个特点的。对于这样的一个艺术领域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在短时间都能够学会的,而且是需要我们长期的进行探索,才能够让我们在茶叶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做法。

茶道注重内涵

但是对于茶道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了。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人他们通常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都会把茶具分为很多种。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主要泡茶的器具来说,也是会特别的重视的。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也是对于泡茶的艺术有些自己的追求。

使用的器皿不同,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也有许多种,那么对于茶道来说肯定是重点,就在于道这个字上。对于茶道就可以理解茶艺的修身养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去陶冶情操,肯定就是指在我们去做茶叶或者是从事茶叶这样的一种过程当中所贯彻的一种精神所在。

中国茶道和茶艺有什么的区别?

茶艺的说法最先开始于中国台湾,而茶道一般在日本提的比较多。茶艺和茶道,字面理解,一个是艺术,是人们可以做到的;一个是精神,有的人做的到的,是精神方面的影响。

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于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采纳了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接着再传入。提出“茶道”过于严谨正统,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特别尊敬,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而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而对于一个外行来说,茶道和茶艺都是很严肃的,要想学懂搞清楚也是很需要时间的。

茶道与茶艺是什么

茶道与茶艺是什么

  导语: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如工夫茶、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等,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

  1 茶 道

  何谓茶道?指饮茶的道理、方法及其应当遵循的规则。古代以茶招待宾客所形成的一套礼节或仪式,茶道是茶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生文化现象。

  1 .1 茶道词源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皎然有一首杂言古体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秋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有《封氏闻见记》云“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

  在唐以前,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说,称茗饮者“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喝茶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经》面世以后,如封演《闻见记》所记,鸿渐为《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器,“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僧侣通过种茶、制茶而精于茶术,士大夫们则创造性的发挥,把茶的知识艺术化、理论化。当时的茶道思想集儒、佛诸家精神,主张以茶修德。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开篇),贯穿了和谐、中庸、淡泊的思想内容,强调饮茶自修内省。这便是唐代的茶道。以后茶道被传承、传播到国外,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与日本文化结合后形成日本茶道。

  1 .2 茶道的概念

  许多学者研究茶道文化,潮州师范学院历史系陈香白教授认为,茶道乃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之结晶,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象征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茶道之形成于盛唐。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茶文化专家丁文先生在《中国茶道》中概括:茶道正是茶文化的结晶。中国茶道深深根植于华夏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

  2 茶 艺

  2 .1 茶艺词源

  据报道,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首的一批民俗界人士,为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并注入人文精神为主旨,经过反复思考讨论,为避免模仿日本茶道之嫌,为此创立了“茶艺”这个新名词,同年台湾成立了茶艺协会(1976-1977 年),当时在台湾出现了“文化寻根”现象。

  台湾于1976 年出现了管寿龄的第一所茶艺馆。此后,中国功夫茶馆等陆续出现,至90 年台湾已有1000 多家。中国茶馆历史悠久,但以茶艺馆命名的品茶场所,福建博物馆茶艺馆是当时第一家。目前仅福州市的茶艺馆、茶艺居就有数百家。

  2 .2 茶艺的概念

  茶艺是一种形式和精神相互统一的品茗文化,包括品评、鉴赏艺术的操作手段和品茗的美好环境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学意境。它往往偏重于生活艺术上的享用,除讲究茶叶冲泡方法礼节与用具外,更重视不同茶叶的'色、香、味的品尝,以及在饮茶过程中修身养性,注重茶在人际间的关系。人们常说的“喝茶”是将茶作为解渴饮料时称之。“品茗”细品茶味,将茶作为生活艺术享用时称之,与喝茶有不同之意,宋徽宗撰《大观茶论》:“啜英咀华”“争鉴裁之别”,带有品茶之意义。而“茶艺”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

  2 .3 茶艺的基本类型与特色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而且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茶艺类型多样,以其主导阶层和艺术性质来分有文人茶、禅师茶、富贵茶、仕女茶、工夫茶、孺子茶等六大类型,各类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烙印。茶叶品饮的方法很多,以茶类可分为绿茶品饮、红茶品饮、乌龙茶品饮、花茶品饮、紧压茶品饮等。以添加佐料于否可分为清饮和调饮,清饮可品饮茶叶的真香真味,调饮因民族、地域、风习而异,且意义不同。现代茶艺在生活中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为休闲型茶艺,另一种为表演型茶艺,在社会活动中有不同的功能。休闲型茶艺随处可见,通过茶艺活动过程,调节精神状态,传递友情。表演型茶艺是对历史上、生活中的茶俗、茶礼、茶艺或茶道的挖掘、收集、整理、提炼,溶进现代科技,使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其类型大体可分为民族型、地方型、宫廷型、文士型、寺院型、少儿型、科普型。它们都有各自的品饮技艺和文化意蕴,在茶艺过程中流动着美的旋律。在品饮技艺上以乌龙茶品饮技艺尤为精湛。茶艺是饮茶风习和品茶技艺的艺术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的品味清芳,茶艺的流韵典雅。

;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什么是茶道?什么是茶艺?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 饮茶 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 文化 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笔者反对将茶艺、茶道视为"一体两面"的观点。蔡荣章先生在《现代茶思想集》中说:"我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艺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王玲女士亦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王玲都以为茶艺、茶道的外延一致,两着相互依存。

   茶艺的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水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第三,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 收藏 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四,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五,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入门

  在开始学习茶艺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组合一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壶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一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一颗了。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从中组合出大部茶艺需要的用具,如‘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艺’‘花茶茶艺’‘普洱茶艺’等。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 文化 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和茶艺的区别,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是形而上的,自然存在的道理;“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茶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 方法 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是,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如何享受一杯茶是属于哲学,是一种艺术。品茶,因人、因时、因地,有各种状况,无法一概而论,所谓:茶有随时随地味,佛有随缘随喜法。

茶艺的内容包含技艺、礼法和道三部分。

(1)技艺:就是茶的技术及艺术,其范围包含研究茶叶的栽培、生产、制造、销售,到如何泡好一壶茶及如何享受一杯茶,它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艺术了。

(2)礼法:文化的存在,表现在礼节、法度上,礼法指导茶事的规矩,有了严整的规矩,完美的形式,才能形成茶艺,才能提升茶文化的高度和深度;没有礼节、法度,犹如交通没有规则,大家乱开车,就一团乱,不是文明社会。当然,规则并非全世界完全一样,大原则、大方向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不要规矩,随便的行事,而是遵循存在方式和状态,礼法的根本精神在此。

(3)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技艺、礼法运作发动的起点;也是技艺、礼法运作的终极目标。艺术里一定有道,没有道就不能成为艺术,艺道学,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道”是普世的,所以全世界茶的精神是相通的,但因物质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样貌,大致可分为红茶文化、绿茶文化和乌龙茶文化。

日本的茶道里千家曾倡言“一碗茶的和平”。世界五大宗教的精神都可融汇在一碗茶中,这是“一碗茶的和平”的基础。儒家的规矩、内敛、修身;道家的自然、无为、现世;佛家的和、雅、静、来世;____的积极、科学、入世;教的纯净、绝对、清真,一碗茶中能同时将五大宗教的内涵特色接纳、融合,茶文化就是这五种思想的综合体。茶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清真,即外在行为的洁,内在思想的清,既清又净。既清又净,就是无争、无事,世间就能平静,就能和平,这是“和、敬、清、寂”的境界,就是道。所以世界三大茶文化,虽则其分布的地域、民族、宗教、习惯、风俗等诸多不同,却都能相融、相通,基本精神是相同的。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遄飞,人人自以为离道不远,但曲终人散后,则依然故我,似这般的清谈聊天,哪能把道聊出来?“道”可以自由地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传达给别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载体和过程,茶艺即是这个部分。

茶艺历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 饮茶 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的本质区别

  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很多朋友分不清茶艺和茶道,其实是有区别的,那么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别?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和茶道的区别,一起来阅读吧!

  茶艺

 

  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

  ……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

  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

  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帮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

  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

  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

  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仪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促发展表演艺术。”

  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道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蔡荣章:《现代茶思想集》410、408页,台湾玉川出版社出版)我们认为,王玲教授和蔡荣章先生的这些话已经将茶道、茶艺的区别和关系讲得很清楚。

  茶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

  因此,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 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不过,以这样的高度来要求茶人毕竟过于严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艺大量和专家们便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提出许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

  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

  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

  可以将刘贞亮提出的茶德视为对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三饮便得道”和“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诠释和充实。

  由此可见,茶道应追本溯源至唐代皎然、陆羽时期,当然,它还不如后代如日本这茶道那么明确具体。

  茶道茶艺的要求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

  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茶艺的技术。

  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

  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

  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

  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

  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

  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

  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

  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

  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和茶道的区别在哪里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而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

关于“茶艺”与“茶道”的区别,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与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而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例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观点见《现代茶思想集》)。王玲女士亦持相近的观点,认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其中“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而“道”则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观点见《中国茶文化》)。

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别?那么茶道和茶艺有哪些讲究呢?

茶道讲究的是气氛,将泡茶、品茶、点茶作为核心,而茶叶更讲究技艺。我国在饮茶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已经几千年了。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茶道或茶艺,里面包含了深深的思想精髓和深厚内涵。对于不太懂茶的人而言,很容易将茶艺和茶道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首先,茶道和茶艺在定义方面有很大区别。所谓的茶道,其实是一场关于修身养性和礼仪的学习交流,现场将技艺作为基调,通过品茶、点茶等方式进行下去,还会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来,让人感觉非常的舒适。而茶艺的重点则是在于泡茶和饮茶的技艺,在礼仪方面要稍微逊色一些,但是看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查到重点在于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茶叶更像是一种艺术,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表演,表演者会通过物质与记忆向大家展示这一切。不过这两者也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茶道将茶艺作为基础,也是必要条件。茶道无法存在,它必须要依靠茶艺才能继续下去。相反的,茶艺本身就要很多,不需要以其他技艺为载体。

最后,茶道讲究以修身养性为重点,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参悟很多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喜欢一边饮茶一边探讨佛理。而茶艺的内涵不深,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门槛,让你喜欢就可以学习尝试。不过茶艺也是有讲究的,从品茶、烹茶等手法上都要格外注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要学会用心去体会。将心灵和茶艺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茶道是什么?茶艺又是什么?

中文“茶道”一词,以具体的可考文献来看当时指的是泡茶的操作方式。大致就是泡茶的道道。中文“茶艺”一词是现代台湾人拟定的词汇,起初在拟定名字的时候是想叫作茶道的,但由于日本文化中也已经有茶道一词,最后命名为茶艺。当时他们在工夫茶泡法的基础上想学着日本加入许多仪式性内容,最后变成了一系列类似服务员表演的操作,出现了所谓的茶艺表演……当然,也就是操作方式。不过,事实上日语“茶道”中的这个“道”也正是中文“艺”的释义。所以这几个词在古今中国,以及日本都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现代中国泡茶方式在现代术语上叫作“茶艺”。许多中文资料会用“茶道”一词来描述古代泡茶方式,如“唐代煎茶道”、“宋代抹茶道”、“明代泡茶道”。(当然唐代煎茶道和日本煎茶道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不过涵义仍然相同,而且当时的中国茶道体系比后来的茶艺和日本茶道复杂得多。个人尚未考证以上三个词汇是否由现代人创造,也许是由于日本文化中仍然保留着“抹茶道”、“煎茶道”这两个名词。但也因为唐宋时期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影响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茶道”一词的出现也早于日本六七百年,所以这个日语词汇是来自于中文的可能性亦相当大。在现代一部分中国人将“茶道”中的“道”字理解为喝茶喝出来的哲学修养,也有人认为中国人才不会像日本人一样把自己的技艺吹捧到“道”的高度。这也是现代中国人对“茶道”、“茶艺”理解上最大的两个纠结点。但其实无论如何理解都无可厚非。毕竟过去那个“茶道”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被“茶艺”取代了。

茶道与茶艺有什么区别?

经常有朋友问到:茶艺与茶道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今天小逸就跟大家详细谈谈茶艺与茶道的区别与联系。

一、茶艺是什么?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技艺、艺术。茶艺技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艺艺术,在优秀的茶文化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二、茶艺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茶艺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以事茶功能分:生活型茶艺、经营性茶艺、表演性茶艺。

2、以茶叶种类分:六大茶类为基础,如绿茶茶艺、白茶茶艺、黄茶茶艺、红茶茶艺、青茶茶艺、黑茶茶艺。

3、以茶具分:(主要以主泡器来分)壶泡茶艺、盖碗茶艺、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分:烹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等。

5、以民族分: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

6、以时期分:古代茶艺、当代茶艺等。

茶艺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种,但无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华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三、茶道是什么?

茶道的重点在“道”,茶之道,道路道路,茶道也可理解为茶之路,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事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四、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很多业内人士将茶道文化讲得玄乎其玄,深不可触,以至于对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朋友想入门,却不知从何学起,事实上,学习茶文化最低的要求就是爱茶、爱茶文化,可以先从看得见的茶艺学起,“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茶艺与茶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喜欢喝茶的人都会了解到,茶艺与茶道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概念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通常茶艺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学习,茶的技艺包括艺术,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茶艺来说,就是我们在做茶或者是烹茶品茶,这样的一系列的形式当中学习到的知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茶叶是一门比较高尚的学问,他们在学习了茶艺之后,都会觉得茶艺的确是能够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的。

茶艺注重文化

而且对于一些高端的艺术来说,通常都会特别的青睐茶艺。尤其是一些高端的人群,他们就会非常的喜欢自己的学习一些茶艺的,这样能够修身养性。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文化来说,也是能够看出来茶文化是具有源远流长这样的一个特点的。对于这样的一个艺术领域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在短时间都能够学会的,而且是需要我们长期的进行探索,才能够让我们在茶叶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做法。

茶道注重内涵

但是对于茶道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了。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人他们通常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都会把茶具分为很多种。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主要泡茶的器具来说,也是会特别的重视的。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也是对于泡茶的艺术有些自己的追求。

使用的器皿不同,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也有许多种,那么对于茶道来说肯定是重点,就在于道这个字上。对于茶道就可以理解茶艺的修身养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去陶冶情操,肯定就是指在我们去做茶叶或者是从事茶叶这样的一种过程当中所贯彻的一种精神所在。

中国茶道和茶艺有什么的区别?

茶艺的说法最先开始于中国台湾,而茶道一般在日本提的比较多。茶艺和茶道,字面理解,一个是艺术,是人们可以做到的;一个是精神,有的人做的到的,是精神方面的影响。

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于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采纳了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接着再传入。提出“茶道”过于严谨正统,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特别尊敬,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而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而对于一个外行来说,茶道和茶艺都是很严肃的,要想学懂搞清楚也是很需要时间的。

TAG标签:#茶艺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