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综合知识>鹿胎分公母吗

鹿胎分公母吗

科普经验站 人气:1.41W

鹿胎分公母吗

鹿胎不分公母。鹿可以通过体型、鹿角、体毛颜色来区分公母,但不可以通过鹿胎来区分。鹿胎是从怀孕母鹿腹中取出的整个子宫,里面包括成形小鹿,连同胎衣、羊水,以酒浸,整形、烘烤、风干,即为鹿胎。将鹿胎以煎煮、焙炒、粉碎,再加红糖熬制,即为鹿胎膏。雄是公;雌是母。雌雄是指雌性和雄性的意思,在双性繁殖的生物中,雌性是指负责制造卵子的个体的性别,而负责制造精子的则称为雄性。在缺乏雄性的情况下,雌性的个体并不能自我繁殖,雌性个体在生命孕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鹿胎膏分公鹿母鹿吗?

如果公鹿会怀孕的话,就分公母。

你说那?

鹿胎膏的成分与性味归经

鹿胎

鹿胎为干燥的鹿流产的胎仔或从母鹿腹中取出的成形鹿胎及胎盘,以酒浸,整形,烘烤,风干即为鹿胎。将鹿胎以煎煮,焙炒,粉碎,加红糖熬制,即为鹿胎膏。鹿胎膏是以鹿胎为原料,辅以人参,当归等20多种珍贵药材及20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的,具有较强的补气养血、调以散寒的功效,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崩漏带下等症。

名称:鹿胎

类别:补益药

拼音:LUTAI

鹿胎

拉丁:EmorypCervi

别名:鹿胎衣、鹿胎盘、全鹿胎

药用部位:胎兽或胎盘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青海

采收加工:将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兽及胎盘。除尽残肉,油脂,置烤炉内烤至干燥。

性味归经:温;甘、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壮阳,补虚生精。用于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

相关主治

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

①《本草新编》:“健脾生精,兴阳补火。”

②《青海药材》:“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血寒,久不生育。”

③《四川中药志》:“能补下元,调经种子。治血虚精亏及崩带。”

鹿的资料

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属反刍类。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镜泊湖周围森林里生栖的主要是珍贵的梅花鹿。

镜泊湖林区,群山起伏,柞树成林,有充足的水源和丰盛的饲草,是天然牧场。除了野生鹿外,一些林场、农场、农村都有养鹿场。

梅花鹿,是一种体态清秀,性情温柔的动物,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母鹿体重约七十公斤左右,高九十公分左右,无角;公鹿体重约一百二十公斤左右,高一米左右,头上长着枝杈般左右对称的长角。鹿胆小易惊,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

我国自古就有"鹿身百宝"之说,养鹿的主要目的在于取鹿茸。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它与人参、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

长角,是公鹿的第二性征。公鹿在出生后的第十三至十四个月间,开始长角;每年三、四月开始脱掉老化的角质花盘,再逐渐隆起一对嫩角,这种未骨化的角,即是著名的鹿茸。

鹿茸,是由茸根、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生有一层纤维茸毛,象天鹅绒似的好盾;内部是结缔、软骨组织,有血管和神分布,为肉红色,也有杏的,象一丛晶莹美丽的珊瑚。每年从清明开始,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以锯头茬茸角了。锯下的茸角经过煮炸加工,就是宝贵的鹿茸。

鹿茸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药载,鹿茸有"滋阴养血,补精壮阳"的功能。经过医学实践证明,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它命、钙、镁、荷尔蒙等,它有生津补髓、益气助阳的效用;可促进人体发育。还能治疗劳伤瘦弱、目暗、妇女病等。制成的鹿茸精,含有大量的激素和磷的复合体,可以治疗心脏病、低血压、慢性关节炎、严重化脓外伤等病症。

此外,鹿血、鹿角、鹿心、鹿筋、鹿尾、鹿鞭、鹿胎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都是滋补强身的珍品。鹿肉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高级食品:鹿皮也制造高级皮革。鹿的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鹿属角亚目,鹿科,反刍哺乳动物,其生态可塑性极强,不论是森林、草原、热带、寒带还是少雨干燥,多雨潮湿,严寒多雪地区,对生存条件具有相当强的适当能力。

据历史名医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载《乾宁记》述:鹿亦称斑龙,常与游龙相戏,头生异角,身着白色斑点。佛经称之“密利加罗”。其乐性养生,马身羊尾,头窄腿高,驰奔神速,发现食物,能呼唤伙伴,食草而善辨良草。尤以解毒草类也,如甘草、灵芝等。

又据《乾宁记》载:鹿乃兽中仙兽,寿高罕有,六十岁怀琼玉于角下,角有斑痕,紫色加点,行走嘴角有涎。五百年称之“白”或“玄”,体骨皆黑,千年称之“苍”,据说,食之可长生不老。

《乾宁记》又载:鹿有公母之分,公生角,夏至翦下,生性淫,常一公与几母交配。母无角,孕期六月产仔,其性烈、胆小、警敏、喜群居,爱洁净,常卧净草之坡。鹿卧则口鼻对尾闾以通督脉,督脉为通身骨节之主,肾主骨,故又能补肾,肾得其补,则志强而齿固,以志藏于肾,齿为骨余也。故鹿有仙兽之称也。

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镜泊湖周围森林里生栖的主要是珍贵的梅花鹿。

镜泊湖林区,群山起伏,柞树成林,有充足的水源和丰盛的饲草,是天然牧场。除了野生鹿外,一些林场、农场、农村都有养鹿场。

梅花鹿,是一种体态清秀,性情温柔的动物,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母鹿体重约七十公斤左右,高九十公分左右,无角;公鹿体重约一百二十公斤左右,高一米左右,头上长着枝杈般左右对称的长角。鹿胆小易惊,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

我国自古就有"鹿身百宝"之说,养鹿的主要目的在于取鹿茸。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它与人参、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

长角,是公鹿的第二性征。公鹿在出生后的第十三至十四个月间,开始长角;每年三、四月开始脱掉老化的角质花盘,再逐渐隆起一对嫩角,这种未骨化的角,即是著名的鹿茸。

鹿茸,是由茸根、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生有一层纤维茸毛,象天鹅绒似的好盾;内部是结缔、软骨组织,有血管和神分布,为肉红色,也有杏的,象一丛晶莹美丽的珊瑚。每年从清明开始,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以锯头茬茸角了。锯下的茸角经过煮炸加工,就是宝贵的鹿茸。

鹿茸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药载,鹿茸有"滋阴养血,补精壮阳"的功能。经过医学实践证明,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它命、钙、镁、荷尔蒙等,它有生津补髓、益气助阳的效用;可促进人体发育。还能治疗劳伤瘦弱、目暗、妇女病等。制成的鹿茸精,含有大量的激素和磷的复合体,可以治疗心脏病、低血压、慢性关节炎、严重化脓外伤等病症。

此外,鹿血、鹿角、鹿心、鹿筋、鹿尾、鹿鞭、鹿胎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都是滋补强身的珍品。鹿肉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高级食品:鹿皮也制造高级皮革。鹿的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鹿浑身都是宝

1、鹿茸

鹿茸是一种复杂的器官,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其中富含血管和神经,代谢旺盛。《本经》载:雄鹿每2-4月间头角根部花盘脱落,长出圆形尚未硬化之新角,内富含血液,外密生茸毛,触之柔软,皮色油润,是为鹿茸。

茸乃鹿之督脉所发,气旺血充,故能补肾脉,督脉乃通身骨节之主,肾之外垣,故又能壮元阳,补精髓。《本草经读》载:鹿卧则口鼻对尾闾以通督脉。督得其补,大气升举,以督脉为阳气之总督也。然角中血所贯,冲为血海,其大补冲脉可知也。茸为血肉之精,而冲为血海,故又能养冲脉。

又据《本经逢源》载:鹿乃仙兽,属阳……角乃督脉所发,督为肾脏外垣;外垣既固,肾气内育,命门相火,不致妄动,气血精津,得以凝聚,扶阳固阴,非它草本可比。

鹿茸可治疗多种疾病

《本经》载:茸能壮元阳,补精髓,可用于元气不足,畏寒乏力,四肢痿软及小儿发育不忍受,齿迟,行迟等症。有峻补元阳,增进体力,加强筋骨之功效。《普济方》鹿茸酒治阳痿。《本事方》鹿茸丸,治肾虚腰痛,不能转侧者。

《本经》又载:茸乃血肉之躯,对阳虚冲脉不固,血崩漏下的虚寒症,《千金方》鹿茸散,治妇人漏下不止,《证治准绳》鹿茸散,治崩漏不止,虚损赢瘦症。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壮志,生齿不老。

《别录》载:“鹿茸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数利,泄精溺血”。

《日华诸家本草》载:鹿茸补男子腰肾虚冷,腰膝无力,精溢自出,女子崩中漏血,赤白带下,炙末空心酒服,壮筋骨。

《本草纲目》载:鹿茸生精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益气强志,治一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近代科学进一步证明:鹿茸所含有机物成份高达63.44%。所含无机元素有Ca(钙)、P(磷)、Fe(铁)、mg(镁)、Al(铝)、Ag(银)、Cu(铜)、Zn(锌)、Ba(钡)等二十多种。具有调节机体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机能活动的作用。

2、鹿肉

现代科学认为:鹿肉为低脂肪,含有多种氨基酸,现代中医学证实:其性大补,加五成肉于供药用,滋味清谈,营养丰富,是易消化的营养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食之可以醒神,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历史名医孙思邈说:鹿蹄肉可治各类风湿症。

3、茸血和鹿血,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腿痛精神衰弱,健忘失眠。

4、鹿胎:补血补精,补肝肾,治疗妇女病,不孕症和痛经,治愈效果在80%以上。

5、鹿筋:补劳损,壮筋骨,食用更佳品。

6、鹿鞭:补虚助阳,湿中安脑,可治阳痿和慢性炎,肾虚、耳鸣等。

7、鹿尾:可治疗贫血、体液失调、肾病和阳痿,功能与鹿茸同,鹿尾腺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物质。

8、鹿骨:可安胎下气,久服耐老。

9、鹿油:落点高,治疗胃溃疡效果高。

10、鹿心:可治疗心脏病。

11、鹿角:制成鹿角胶、鹿角霜,具有益血补精,湿补肝肾,消除凡肌衰弱,腰漆无力,虚劳等;切牌:散热引血、消肿,奶汁不下,乳房胀痛等。

那位知道有关养鹿场的

饲养鹿存栏数800头,公母比例8:2,年产茸720公斤

建设单位概况

金山屯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全区总面积1850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区山峦起伏,河流交错,最大支流为大丰河。金山屯交通便利,位于汤林铁路线上,伊鹤公路贯穿全区。金山屯旅游区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与一体,十分丰富。区内群山雄伟,森林繁茂,山势挺拔,河谷开阔,水流湍急,河水清澈,环境清新。冬季寒冬雪趣,春天原野生机,夏季凉爽宜人,秋季满山收获,每一个季节都会使游客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避暑纳凉,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滑雪、漂流、康复健身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市场预测及

原材料来源

东北马鹿:主要产品:鹿茸是珍贵的中药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可观。

建设条件及

配套设施情况

该鹿场位于局址东南方向5公里处,占地100公顷,它的腹地是山间开阔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四周为阔叶混交林,主要以柞树为主,饲草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野生马鹿、狍子、麝等鹿种动物时常出没林间,现已引进1头天山马鹿和4头双阳梅花鹿,通过这些种鹿的繁殖,目前80头鹿中约有30%左右的优良鹿茸,其余均为东北鹿和梅花鹿,该鹿场加工设备齐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项 目 前 期

工 作 情 况

项目建议书

投资估算

总 投 资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流 动 资 金

(万元)

需引进资金

532.0

400.0

522.0

10.0

效益分析

年 收 入

(万元)

年 利 税

(万元)

投资利润率

(%)

投资回收期

(年)

313.0

159.0

4.01

项目联系人

职 务

联 系 电 话

传 真

邮 政 编 码

王立光

局 长

0458-3732550

0458-3736735

153026

联 系 地 址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

合 作 方 式

合资 合作

我国养鹿业概况

(一)我国养鹿业的起源

鹿是反刍哺乳动物,属偶蹄目,有角亚目,鹿科,在世界上有4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16种。

中国自商周时代就开始养鹿,历代相传,历史久远。据文字记载,商纣王曾筑"大三里,高千尺"之鹿台,诗经也有文述"王在灵囿,麋鹿攸伏","与民共之"等,当时主要饲养麋鹿、梅花鹿和马鹿,供奴隶主观察、狩猎、祭祀和食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较大的鹿苑,养鹿开始规模化;唐朝樊绰著《蛮书》《云南管内产物》,上有记载"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说明当时养鹿范围已相当广阔,到了五代时期则有"养鹿刺血和酒而饮"之记载;明朝李时珍所注《本草纲目》则更是对养鹿、鹿的用途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本草纲目》曰:"用初生壮鹿三五只苑囿驯养,约三年内取用之";清朝更是在吉林东丰、双阳和辽宁的西丰等地圈养梅花鹿,供权贵们游乐、获得贡品和士兵演习,但所有这些,都是皇家驯养以供专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饲养,直到清末衰落,无鹿可贡,迫使猎民捕鹿养育,满足朝廷需要,才开始真正的群众性家养鹿,这是在雍正十一年(1734年),距今不过300多年而已。

(二)我国养鹿业的发展

我国养鹿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兴起,并经历了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三个时期的大发展与60年代和80年代初中期两个低潮,即 形成两个马鞍形,总体上处于向前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建立了第一个国营鹿场--振兴鹿场,之后于1952年又在吉林省的吉林市、东丰、双阳和辉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十几处国营专业鹿场,开始了专业养鹿的时期,只养鹿2000多头;以后又在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相继建立专业鹿场,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和白唇鹿,到50年代末期养鹿达10万头,是建国初期的50倍,形成了第一个养鹿高峰期;但到了1963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一个低谷,这可能与当时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有关,导致大批新生仔鹿被淘汰,有的放鹿归山,这次低谷持续了3年后又开始缓缓恢复;到70年代初期,全国存栏各种鹿达20万只;随着国民经济的振兴,养鹿业开始上升,到80年代初,全国各地国营鹿场多达上百个,养鹿达30万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二次高峰;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改革,国营鹿场经济后由于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而纷纷下马,仅黑龙江省养鹿业就下降了80%,出现了第二个低谷,此次低谷持续了将近4年才开始复苏,养鹿业的第三次复苏是以各地个体私营养鹿场的出现为标志,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鹿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时养鹿业又开始兴盛起来;到90年代中期,经过10年的发展,全国鹿存栏达40万头,而且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多,鹿的品质及其生产力--公鹿的鹿茸平均单产和母鹿的繁殖成活率逐渐提高,同时,在鹿的品种选育、繁殖、育种、鹿病防治、产品加工、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群体驯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鹿场经营也由原来的单一国营鹿场发展为一大批由集体、个人、合资、合作经营组成的多种形式,整个养鹿业开始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

(三)养鹿业的现状

1.新中国养鹿业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努力,养鹿业不论是在存栏数量还是鹿的品种、生产力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存栏数量及饲养规模 我国现在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坡鹿和麋鹿等约40多万头,其中梅花鹿近25万头、马鹿6万头左右、水鹿5万余头、各种杂交鹿万余头。在主要茸鹿中,以东北梅花鹿、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的品质较佳,著称于国内外,数量达28万头左右。近20年来,人工育成了居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8个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其数量达8万余头。

我国主要茸鹿的饲养区域:梅花鹿主要在吉林省,占全国的70%;马鹿主要在新疆,占全国的35%;杂种鹿主要在东北、华北和新疆,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的梅花鹿之乡--吉林春市双阳区饲养数量达4万余头。

我国较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不含分场)存栏一般达千余头,最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为吉林省东丰县第一鹿场,存栏为2300余头;最大的马鹿国营鹿场(含分场)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养鹿场,饲养塔里木马鹿近2000头。饲养梅花鹿较大的个体养鹿场一般达200~300头,而饲养马鹿(东北马鹿或天山马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150~200头,饲养水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500多头。

(2)生产力 我国茸鹿的生产力很高,尤其梅花鹿和马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梅花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0.8~1.2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左右,每年生产鹿茸总计达50余吨,鹿茸优质率达5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8年左右;马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1.5(东北马鹿)~2.5(天山马鹿)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可达60%(天山马鹿)~80%(塔里木马鹿等)以上,每年生产马鹿茸总计达40余吨,马鹿茸的优质率在6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10年以上。我国养鹿业的高指标和高生产力,创造了高经济效益,仅主产品鹿茸一项年均创产值5亿多人民币。

(3)养鹿的教育科研成果 随着养鹿业的不断发展,在养鹿的教育科研上我国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总的说来我国养鹿业的科研教学工作是以提高鹿茸产量为主要目标。我国茸鹿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茸鹿科学研究又主要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并面向茸鹿生产的主战场。

1956年我国首先成立了吉林省特产研究所,专设有茸鹿研究室,后于1982年又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至今,设有经济动物研究室茸鹿课题组。1958年建吉林特产学院,专设了经济动物专业,以后相继又在有关农林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了"野生动物专业"和"药用动物专业"等,40年来为祖国养鹿业培养了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与典型鹿场一起试验,研究解决茸鹿的繁育、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驯化放养、疫病防治、设备条件与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成分分析及基础理论等方面重大技术课题。与此同时,随着规模化养鹿的兴起,国家对养鹿学的科研投入加大

,全国各院校共同合作,从1958年至1998年8月,研究项目达上千项,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梅花鹿的营养需要、茸鹿品种品系选取以及育、杂交优势的利用、杂交育种、鹿茸加工新技术、生茸机制的研究、多种添加剂饲料等产品成分分析、鹿保定药物研制、鹿茸加工设备及深加工、控光养鹿、鹿胎、鹿皮和乳鹿皮的开发利用、鹿品种标准化、鹿的结核病、坏死杆菌病、缺硒和缺铜病、伪狂犬病等项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尤其是"双阳梅花鹿品种培育"和"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梅花鹿营养需要"、"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等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均为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单项成果年增收支额达千万元。特别是在品种选育方面,经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地人工育成了梅花鹿中的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品系,著称于国内外;在马鹿方面,人工选育的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特别是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闻名于世界,而且现在又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较有前途的东天二元杂交和东天塔三元杂交等茸肉兼用新品种。

2.养鹿业现存的不足

我国养鹿真正发展只有几十年,现在刚刚开始规模化,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经营不善 目前,中国养鹿是小而全、少而散、传统作坊式生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因此信息不灵,抱残守缺。此外,国有鹿场人多包袱重,给扩大再生产带来困难,所以出现国有鹿场向个人承包转轨势头。但个人承包后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目标,造成后劲不足。

(2)不力 中国养鹿缺乏宏观,农、林、医等部门都管都不管,发展带有盲目性,在养鹿中一哄而上,一旦效益滑坡又纷纷下马,经营上互相攀比压价,使财产流失。所以作为主管部门,应真正把握全局,能从国际、国内市场的总体分析市场走势,及时给予指导,使市场处于平稳运行态势,避免大起大落。

(3)技术力量薄弱 中国养鹿技术力量薄弱,全国养鹿专业科学研究人员非常缺少,且经费匮乏妨碍养鹿技术向纵深发展。向农民普及养鹿技术知识不够,影响农民个体养鹿积极性,使农民养鹿处于自行摸索阶段。所以必须加强科研投入、技术推广,使养鹿业科学化、正规化。

(4)产品加工粗糙 中国养鹿以生产鹿茸为主,出售初级产品,花样少,深加工不够,对于抢占国际市场不利,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要研究开发高精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5)缺乏配套服务 中国养鹿业缺乏系统技术服务体系,只有完善品种改良、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才能使养鹿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进。

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以下可做参考: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鄂伦春族音乐艺术

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歌曲调种类很多,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鄂伦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赞达温”曲调为主。这些曲调高亢圆润,略带颤音,一般都是固定的。歌词可即兴添加,曲调亦允许自由发挥,喜怒哀乐完全可以通过音调的节奏来抒发。“赞达温”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衬以“那依耶”、“希那耶”等,显得旋律悠扬婉转,动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鄂伦春族文学民间艺术

民间传说又可分为“氏族传说”、“英雄传说”、“历史传说”、“风物传说”和“民俗传说”等多种;其中《九姓人的来历》对鄂伦春族主要的九个姓氏的来历做了生动的解说,在民间为广大群众耳熟能详。鄂伦春族是一个富有讲故事传统的民族,历来有着许多受人尊重的民间故事家,他们所讲述的大量的“神幻故事”、“婚恋故事”、“狩猎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幽默故事”等,异常地生动感人。

鄂伦春族民间还有一种传统的说唱故事的形式,其中边说边唱的一种叫做“摩苏昆”,完全型的叙事歌叫做“坚珠恩”。目前由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出来的说唱故事已有十篇左右,主要的篇目有《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波尔卡内莫日根》、《阿尔旦滚滚蝶》和《英雄格帕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鄂伦春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创作,敖长福、孟淑珍、白石等一批鄂伦春族作家已经跻身于中国的多民族文坛。

中国鄂伦春族的文学,主要是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同时也包括晚近时期出现的新型的书面文学。

在鄂伦春族民间,自然神话、动物神话、人类及民族起源神话、萨满神话都很丰富。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说,创造之神恩都力莫日根用飞禽的骨肉做出男人女人,再让他们结合,于是就有了鄂伦春人。

鄂伦春族民间艺术音乐乐器

形状类似镊子,呈椭圆形。音量不大,音域较窄。吹奏时,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尖,发出震颤声。它能够吹奏各种曲子,也可摹仿各种鸟鸣声。可独奏,也可合奏。鄂伦春族有自己的民族乐器,主要是“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和“文土文”(手鼓)。此外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常有这些乐器伴奏。

“朋奴化” :即口弦琴,鄂伦春族主要的乐器。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鄂伦春族熟悉各种野兽的习性,并能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捕猎,他们的狩猎工具主要是、马、狗,以及弓箭、扎等。 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并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无边际的游动,而是有固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他们一般以氏族为中心,在一条或几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活动。冬季的住地比较固定,春、夏、秋季随着主要狩猎对象栖息地的不同而迁徙。

鄂伦春族狩猎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以“乌力楞”(子孙)为单位的集体出猎,以“安额”为单位的狩猎小组和个体狩猎三种形式。“乌力楞”是同一父系的几代子孙,是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组织起来的狩猎组织,在生产力十分低下,只能使用弓箭、扎等原始工具的时期里,人们要猎取猎物,尤其是猎取凶猛的动物时,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有可能。

长期的游猎生活使鄂伦春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每个猎人精骑善射,而且对各种野生动物的习性和活动规律也都了如指掌,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狩猎方法。一个成熟的猎手见到野兽的踪迹后,就能看出此动物所走的方向、时间长短,甚至判断出公母来,准确地判断出动物在什么方位,根据山形、风向去寻找,十有能猎到。狩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季的二、三月份为鹿胎期,夏季的六、七月份为鹿茸期,秋季的九、十月份为鹿尾期,落雪后的冬季为打皮子和打肉期,是打猎的黄金季节,统称为“红围”期。鄂伦春人的狩猎方法有很多种,对每种动物都有一套猎取方法。

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文化的重要特点,他们的宗教信仰、衣食住行、风俗文化都体现了狩猎民族的特征。如鄂伦春人的服装,虽然受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比较单一。但是鄂伦春人民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完美的狍皮文化;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这些皮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鄂伦春族传统的食物主要是野兽肉和鱼,其中食用最多的是狍子肉,其次是鹿、犭罕 、熊和野猪肉。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即撮罗子。交通工具有滑雪板、爬犁、马匹、桦皮船、大轱辘车等。

鄂伦春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智慧的典型狩猎民族,也是人口最少、定居最晚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狩猎文化表现方式为崇拜自然、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2008年,“鄂伦春族狩猎文化”被批准为第二批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鄂伦春族舞蹈文化

鄂伦春族自古信仰原始“萨满教”,北方深山中的黑熊是他们敬仰的图腾。他们认为:远古时期,鄂伦春人与熊有着血缘关系而把熊称为“祖父”和“祖母”。鄂伦春民族是个性格爽朗、豁达,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多为自编自唱的即兴歌曲,而舞蹈内容和动态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的特点。多是反映狩猎和采集生产的。

如“依哈嫩舞”,表现猎人打到野兽以后,高兴地把猎物往马背上驮的情景。红果舞表现了妇女采集红果的劳动。也有模仿鸟兽动作的舞蹈,如“黑熊搏斗舞”,“野猪搏斗舞”和“树鸡舞”都是模仿这些飞禽走兽的动作或吼声而创作的舞蹈。舞曲常以“介回、介回”、“额呼德呼”等衬词,还以“哲嘿哲”、“加嘿加”等作节奏呼号。其舞蹈大体可分为娱乐舞、氏族舞、宗教舞三种。

“依和纳仁”舞

只在三年举行一次的氏族会议上跳的舞蹈。是一种祭祀性的氏族舞蹈。一般由11人跳,10人围成一圈,有1人站在圈。舞蹈开始后,大家先开始蹲着做小蹦跳的动作,之后站起来,外围的人手拉手边跳跃边向左围绕圈的人转,中间的人边舞边唱,外围的人随声应和。跳这种舞时,男女老少都参加,并着节日的盛装,有的还要带上假面具。(农历网www.nongli.com)

“黑熊搏斗”舞

是模仿黑熊搏斗的一种舞蹈。多有3个人跳,不分年龄和性别。双膝半蹲,上身稍向前倾,双手扶膝,双腿连续蹲跳,摇摆头和双肩。口中不断发出“哼姆!哼姆!”模仿熊的吼叫声。整个舞蹈刚劲有力,反映了鄂伦春人剽悍、刚韧的个性。

“树鸡”舞

鄂伦春族的另一个《树鸡舞》,也是充满无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儿童参与的竞赛类游戏舞蹈。开始时,参加者列一横排,双手放在深蹲的双膝上。裁判在距起点大约10米处进行裁决。一声令下,起点的人们先齐声高唱:“谁要是最先到达终点,谁就是梅花鹿;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是跳到一半就发笑,谁就变成臭李子;谁要是落在最后,谁就是又胖又笨又懒的树鸡!”歌声一落,人们便开始以双脚用力向终点跳去。蹦跳在前边的佼佼者,在途中还可以两臂的上下摆动、快速蹦跳、旋转等姿态模仿“树鸡”,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后者。但真正谁是又懒又笨的“树鸡”,要在游戏最后的欢笑中才能揭晓。

此外,鄂伦春族在庆祝狩猎丰收时,一定要跳模拟狩猎过程的《依哈嫩舞》。这个舞蹈可由双人或多人进行,动作的前半段由参与者,模拟狩猎过程中的牵马、扬鞭策马奔驰、了望、下马、射击、拣拾猎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动作。然后,所有在场的人们伴着优美的歌声,围成圆圈做沿逆时针方向的侧步行进舞蹈,以此来表达人们的和谐生活与欢畅心情。

京师维康牌绿原胶囊的成分功能简介

主要成分:羊胎、鹿胎、山楂、益智、生麦芽、炒麦芽、绿豆芽;

各成分简介:

●山楂(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

英文名:Hawthorn Fruit

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 Et Zucc. 的果实。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性味:味酸、甘,性微温。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

功用主治: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麦芽(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英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别名:大麦芽、大麦糵、麦糵、大麦毛,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 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甘,平。归脾、胃经。

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先端长芒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0.5c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微甘。

制法:生麦芽:除去杂质。炒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棕,放凉,筛去灰屑。

化学成分:麦芽主要含α-及β-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芽胍碱(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E,细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ne)。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绿豆芽(Mung Bean sprouts, Green Gram sprouts):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Vigna radiata (L.)R.Wilczak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 radiata (L.)R.Wilczak [Phaseolus radiatus L.;P.mungo auct.non L.]

性味:味甘;性凉。归胃,三焦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出处:出自 《本草纲目》: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浥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

简介:食用芽菜是近年来的新时尚,芽菜中以绿豆芽最为便宜,而且营养丰富,绿豆芽也是自然食用主义都所推崇的食品之一。

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功效: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因无意中吃了受潮发芽的绿豆,竟治愈了困扰全军多日的坏血病,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绿豆芽中含有核黄素,口腔溃疡的人很适合食用。绿豆芽富含纤维素,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预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的功效。它有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中医认为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解酒毒热毒。绿豆芽是祛痰火湿热的家常蔬菜,凡体质属痰火湿热者,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烟酒肥腻者,如果常吃绿豆芽,就可以起到清肠胃、解热毒、洁牙齿的作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别名:益智仁、益智子、聪明果;

科属:姜科Zingiberaceae,山姜属Alpinia Roxb.

分布状况:生于林下阴湿处或栽培。主产于海南岛,雷州半岛有少量分布。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

作用:以干燥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之功效。主治寒性胃痛、脾虚吐泻、遗尿、尿频、遗精等症。

性状:果实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2~2cm,直径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果实薄而较韧,与种子团紧贴。种子团被隔膜分为3瓣,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外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姜烯(zingiberene)、姜醇(zingiberol)等。

性味:辛,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化学成分: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油精(Cineole)、姜烯(Zingiberene)、姜醇(Zingiberol)等倍半萜类。

●鹿胎(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胎兽及胎盘。

功能主治: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

性味:甘咸,温。入肝、肾、心三经。

资源分布:主产黑龙江、新疆伊犁、吉林、河北、青海、甘肃、云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将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兽及胎盘,除尽残肉、油脂,置烤炉内烤至干透。

性状:干燥的鹿胎,大小不一,全体弯曲,头大,嘴尖,下唇较长,四肢细长,有之蹄,尾短,脊背皮毛有小白色点,鲜时色淡,干燥后呈棕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腥。以幼小、、胎胞完整、无臭味者为佳。四川所产的鹿胎,为水鹿Cervus unicolor Kerr、 白唇鹿C.albirostris Przewalski、 白鹿C.macncilli Lydekker的胎兽及胎盘。用木板夹扁后加工千燥,商品呈扁圆形,棕渴色,外面包裹一层胎盘。

●羊胎盘:

来源:为母羊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功用主治:调补肾虚羸瘦。

简介:羊胎盘的营养组成与人类胎盘基本一致。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磷脂、脂多糖、维生素,还有与免疫功能和机体正常运转相关的多种活性多肽,其营养成分天然搭配的比例最接近人体的需求。

另一重要原因是,羊胎盘不会感染肝炎等病毒,不会与人类产生交叉感染。其他动物胎盘(包括人胎盘)很可能带有这种病毒,在大批量生产中,只要有一只胎盘带有病毒,产品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而使用羊胎盘,相对要安全得多。

《本草纲目》上提及古代名医李杲曾说过:“凡味与羊肉者,皆可以补之,羊肉补形,人参补气也。”胎盘历来被视为大补之品。集速疗和养元于一体,具有养血安神、丰肌泽肤、延年益寿等功效。

鲜羊胎盘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细菌污染,完善的工艺流程,和先进的加工设备才能保证营养的最大化保存。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胎,母羊腹中的胎兽,性味甘温,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调补肾虚、羸瘦之功效……。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证实,羊胎盘还具有养血安神、丰肌泽肤、延年益寿等功效,是大补元气的滋补强壮药。

近年来,胎盘的神奇功效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并接受,但人类胎盘毕竟有限,一般人不可能经常食用,大量利用人胎盘作为加工原料是不现实的。

鹿灵鹿胎膏的成份、功效与作用

你好,

鹿胎膏的

1、成分:

主要原料: 鹿血胎(从受孕到分娩前的鹿胎)

配料: 红参、 当归、 益母草、 地黄、 丹参、 香附(醋制)、 龟甲、地骨皮、

延胡索(醋制)、 莱菔子(炒)、 白术(麸炒)、 肉桂、 木香、 赤芍、 甘草、 茴香(盐制)、

续断、 蒲黄、川芎、 牛膝、 鹿茸(去毛)、 茯苓、 阿胶等。

2、功效:鹿胎膏是专门用于女性调经的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及内分泌引起的各种不生育症状具体良好的治疗作用,补气益血,调经散寒。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 、宫寒、气血两亏、手脚凉爱冷、内壁薄、美容养颜

3、作用:

1、月经不调:经量少、痛经、经期不定、经血异常

2、孕前调经,养宫、暖宫;  

3、产后月经不调,行经前后腰酸背痛;   

4、产后调节内分泌、淡斑;   

5、宫壁薄、习惯性流产;   

6、美容养颜、延缓更年期;   

7、手脚冷、宫寒。

鹿灵鹿胎膏的成份、功效与作用?

鹿胎膏由红参当归、益母草、地黄、丹参、香附(醋制) 、甲骨皮、延胡索(醋制) 、莱菔子(炒) 、白术(麸炒) 、肉桂、木香、赤芍、甘草茴香(盐制) 、续断、蒲黄、川芎、牛膝、鹿茸(去毛) 、茯苓、鹿胎粉、或仔鹿粉、阿胶等制备而成。 这些成分的作用分别是: 1.鹿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锌等元素,有补气血、调经、补虚、美容养颜的作用。 2. .红参: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脂系统有保护作用,免于发生机能衰竭,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感染、抗癌瘤、增加红血球及氧的吸收,使自律神经及荷尔蒙的平衡顺畅、提高细胞活性、增加白血球,增强击溃病毒能力。 3.益母草:可说是“中药荷尔蒙”,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行血散瘀,收缩子宫,利尿,止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最有效;有助妇女强身健体,特别是经期不顺,妇女气血虚之不孕症。 4鹿茸(去毛):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5.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6.当归: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护肤美容、补血活血作用;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 7.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有没有人知道鹿胎糕详细的制作方式(详细哦~) 具体需要用到几种材料,分别是哪几种材料,多少量?

鹿胎膏制作方式

(1)煎煮 先用开水烧烫胎儿,摘除胎儿被毛,用清水洗净放入锅内煎煮。当胎儿骨肉分离时,停止煎煮,将骨捞出,用纱布过滤胎浆,低温保存备用。

(2)烘干 将捞出的骨肉分别放入烘干箱内,80℃左右烘干。头骨和长轴骨可砸碎后再烘干,直至骨肉酥黄纯干为止。

(3)粉碎 将纯干的骨肉粉碎成80~100目的鹿胎粉,称重保存。

(4)熬膏 先将煮胎的原浆入锅煮沸,把胎粉加入搅拌均匀,再加比胎粉重1.5倍的红糖,用文火煎熬浓缩,不断搅拌,熬至呈牵缕状不粘手时出锅。倒入抹有豆油的瓷盘内,置于阴凉处,冷却后即为鹿胎膏。

鹿胎膏服用方法

1、将一小盒鹿胎膏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放入容器内,用开水沏化后饮服,日服三次。

2、将一大盒鹿胎膏(共六小盒)放入容器内用少许开水化解成糊状,倒入2500ml纯粮酒,当日即可服用。服用前,摇匀倒出饮用,每次30-100ml。

3.鹿胎膏可与任何肉食服用,一次1-2小盒。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鹿胎1具 党参(去芦)7.5千克 黄耆5千克 鹿肉50千克 生地2.5千克 当归2.5千克 紫河车5具 熟地2.5千克 升麻600克 桂元肉1.2千克

【用法】上药切碎,水煎三次,分次过滤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另对鹿角胶5千克,蜂蜜5千克装瓶。每服9~15克,日服二次,温开水冲服。追答?

追问我之前百度看见过…

鹿胎膏什么时候吃最好

鹿胎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它对调节免疫力、滋阴补阳有着显著的效果。《本草新编》中记载:鹿胎膏“健脾生精,兴阳补火”。那么,鹿胎膏什么时候吃最好呢?还有哪些人不适合吃呢?

鹿胎膏什么时候吃最好

鹿胎膏早晚各服用一次,饭前或者饭后20分钟服用鹿胎膏即可,每次10克左右的鹿胎膏(6-15克均可,可依据个人吸收情况适当增减),一周期4块鹿胎膏(每块125克),共500克,可连续服用25天;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毒副作用。

哪些人不适合吃鹿胎膏

11、孕妇及未成年人。众所周知,鹿胎膏是鹿胎与多种中药配伍而成的。多数鹿胎膏里有红花、益母草的成分,活血效果好。与孕期保胎原理恰相反,所以孕妇忌吃鹿胎膏。当然,如果是没有怀孕的女性,吃鹿胎膏则是再好不过。

22、月经过多者,哺乳期慎用。鹿胎膏是呵护子宫,养护卵巢的,养巢的根本就是补充雌激素,滋养子宫。因此,月经 过多者应该尽量避免服用。

33、子宫肌瘤(大于4cm)患者:鹿胎膏能够补充女性雌激素,因此,子宫肌瘤(大于4cm)患者避免服用鹿胎膏。

44、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者不能吃。鹿胎膏补气活血,会增加血液循环速度,血量增加。这些会给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身体,增加巨大压力,容易引发新的危险出现。而糖尿病患者忌食糖份,鹿胎膏里的红糖亦为糖,要忌食。

TAG标签:#公母 #鹿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