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综合知识>阿诗玛石像简介

阿诗玛石像简介

科普经验站 人气:1.7W

阿诗玛石像简介

阿诗玛石像,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阿诗玛村,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女英雄阿诗玛的纪念碑。石像高16.98米,造型栩栩如生,非常逼真。阿诗玛石像建于1986年,由当地群众集资奉献所建,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诗玛是一位雲南舊石器時代部落的女性首領,她经营与维护着自己的一片家园并轻易取悦族人,成为了家族和部落的领袖。阿诗玛英勇有为,在战争和生活中都表现出了不屈的精神,被誉为“彝族的孙中山”。“一万年以后,人们仍会欣赏阿诗玛的胸怀与坚定,她的精神没有被岁月风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石林著名石象是什么

阿诗玛石像。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由大自然风化形成的“阿诗玛”人物石像,形象惟妙惟肖,十分生动。犹如“阿诗玛”姑娘头戴毛巾,胸挂首饰,背着盛满果实的大箩筐,昂首挺胸向前走。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小石林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2、大石林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明市石林风景区

石林阿诗玛石像怎么看

从正面看。阿诗玛化身石,位于昆明市东石林风景区内,从正面看是阿诗玛,反面看是阿黑哥。石林阿诗玛石像是石林风景区著名的景点,也是人们怀念阿诗玛、重温那个美丽传说的好地方。

阿诗玛的简介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聪明、善良、美丽、勤劳的农家姑娘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软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诗玛,阿诗玛坚决不从。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婚,又被断然拒绝。于是 ,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 ,纵马驰骋,快速前进。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阿支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支赛输,但仍不甘心,又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阿支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阿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万载,长留人间。正像当地民间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空中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长诗采用浪漫的具有神话色彩的诗性手法,凸显人物的善与美、智慧与力量、勤劳与勇敢。

看了阿诗玛石像的感想

石林风景区中,由大自然风化形成的“阿诗玛”人物石像,形象惟妙惟肖,十分生动。犹如“阿诗玛”姑娘头戴毛巾,胸挂首饰,背着盛满果实的大箩筐,昂首挺胸向前走。

阿诗玛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时兴包办婚姻,也正是彝族社会兴盛买卖婚姻的时代;同时,在彝族传统社会还流行抢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是没有婚姻自由的。从同一时代的女性文学作品如《阿冉略》,《阿嫫尼惹》,《甘嫫阿妞》等的女性命运而言,都无一例外地没能摆脱悲剧的下场,而且她们的控诉多于反抗,顺从多于抗争,没有谁坚持斗争到底。她们的命运虽然令人同情,但激发不起人们与不合理的社会与传统斗争的。相比较而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传统习俗,只要是违背了阿诗玛的意志,她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反抗,敢于斗争,为争取人身自由,婚姻自主和人生的幸福快乐的而不惜牺牲生命。她的思想行动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楷模,她无愧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的称号。

阿诗玛是什么人,有什么传说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

小石林有一个“阿诗玛”石,风风雨雨,她都在那里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相传土司热布巴拉家向阿诗玛家提亲,没有结果,便把阿诗玛抢走。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从远方牧场匆匆回去救阿诗玛。回到家后,阿诗玛已被抢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骑上神马跨过九九八十一条河赶到热布巴拉家。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救出了阿诗玛。

阿诗玛和阿黑哥欢天喜地,骑马踏上归途。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跨过几条沟、翻了几座山。天黑下来了,风大起来了,为了早日到家,他们顾不上这些,还是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一阵乱风过后,天上乌云滚滚,四野雷声隆隆,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们只好双双下马,但在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见,结果两人迷了路。这时风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见,喊是喊不应。山洪下来,水越来越深,他俩走散了,谁也找不到谁。洪水渐渐退去后,阿诗玛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两人都已迷失方向。他们正犯愁时,一只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们飞来。蜜蜂围绕他们转了三圈后,开始讲话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来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于是阿诗玛同阿黑哥朝着小蜜蜂飞的方向走去。

蜜蜂领着阿黑和阿诗玛进了石林,这里又湿又滑,阿诗玛伸手想找个癞石头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来了。她只好伤心地对阿黑哥说:“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猪、白公鸡,拿来祭献神爷。”

阿黑哥听后,又伤心又着急,他擦干眼泪,又翻过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条河,最后找来白公鸡,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猪。没办法,他只好找来一头黑猪,又到山上挖来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浆,涂在黑猪身上充白猪,这样白猪和白鸡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兴兴准备回石林时,由于连日奔波太疲倦了,爬过最后一座山后,一坐下来便睡着了。这时,没斯帕玛(老天爷)又下起一场大雨,雨水把他从梦中浇醒,过去看猪时,黑猪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崖神祭不成了,阿诗玛也救不下来,阿黑后悔莫及,他呼天唤地大哭一场,但崖神不松手,阿诗玛就永远粘在那块大石头上。天长日久,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阿诗玛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当时把白猪冲成黑猪的那场雨水积下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阿诗玛是什么民族是什么人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叫阿着底的地方,一个贫穷的家庭中,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起名阿诗玛。

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她绣花、织麻样样能。

聪明、善良、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软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

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回归大自然--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

扩展资料:

1、阿诗玛以民族歌曲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

《阿诗玛》是流传在彝族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阿诗玛这个人物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荧屏,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诗玛

阿诗玛的传说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全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阿黑三箭将猛虎射死,并救出了阿诗玛。

扩展资料: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阿诗玛》源远流长。关于《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跨越了若千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撒尼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

由于千百年来都用撒尼语传播,直到近现代,外界才知道《阿诗玛》。

你知道阿诗玛的传说故事吗?

阿诗玛的传说故事很神奇,而且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石林里面不仅有武侠,同时还有一个姑娘叫做阿诗玛。相信很多人仅仅只是看过阿诗玛,但是从来都没有去过云南。阿诗玛是一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彝族小姐姐,她喜欢善良而又勇敢的阿黑哥。在火把节中阿诗玛和阿黑哥两个人订了婚。但是地主儿子因为喜欢阿诗玛,所以不乐意,然后就偷偷的将阿诗玛给抓走了。

决斗

阿黑哥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一个人翻山越岭去了地主家。然后通过彝族的决斗方式,用唱山歌将地主的儿子打败了。按照习俗,如果对歌失败,那么就应该放了这些人。但是反派通常都是不讲道理的,而且地主儿子在看到这个场景之后就不乐意了。然后就和河神串通,放出河水将他们冲走了。洪水退去之后,阿诗玛就变成了石人像,而阿黑哥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爱人。

忠贞不渝的爱情

但是他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爱人,每天吃饭的时候他都会盛着包谷饭,然后端着饭碗走出门,对着石崖子大喊爱人的名字。那个石崖子石像就会应声,然后喊阿诗玛,直到现在大家都会试着向石崖子喊阿诗玛,而且还能够听到回声。可以看到阿诗玛是一个凄美而又动人的故事,阿黑哥和阿诗玛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打动了大家。

永远流传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美好被地主儿子给破坏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去守护彼此。即使阿诗玛变成了石人像,但是他一直都在陪伴着自己的阿黑哥。阿黑哥虽然失去了爱人,但是他也一直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爱人。他们的这份爱情让人感动,也让人觉得惊天动地。他们的淳朴以及率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故事却永远流传在大家的心中。

阿诗玛是什么人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传说人物。

传说: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

在火把节上,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

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

扩展资料

阿诗玛的传承:

1、阿诗玛的文化的传承:阿诗玛以民间口头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做为该地区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作,在传承和交流中多多少少也发生着变异和融合,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口头性和变异性在这部神话史诗中也体现出来。

2、阿诗玛的故事传承:在路南石林彝族地区,总共流传下来的有40多个版本,每一个彝族村子,都有自己的阿诗玛,每个版本的故事概述,结局都各有不同。

3、阿诗玛的精神传承:文化来源于生活,民间文学来源于民间文化生活和生产活动。亦如阿诗玛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思想,以成为地域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和人生标杆,默默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勇敢的追求很好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诗玛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

是彝族。

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历史渊源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扩展资料:

演唱方式

撒尼民间的阿诗玛主要以演唱形式传播,其演唱时有不同的旋律和不同的调式。在悲伤的场景里用带有伤感的旋律演唱;在喜庆的场景里,用带有欢快的旋律演唱。

传承人王玉芳的阿诗玛传唱以传统曲调为主,内容却不乏即兴发挥。比如唱到劳动片段时,有时她会一边编麻绳一边唱歌,大意是好好织麻献给国家。

小调、曲调不断重复,歌词时有即兴发挥。这也就是王玉芳自己所说的“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诗玛

TAG标签:#阿诗玛 #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