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学习教育>矛盾造句

矛盾造句

科普经验站 人气:1.54W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矛盾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这件事老师处理得体,既解决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2、因为这点小矛盾就使我们的友谊破裂了,这太不应该了。

3、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要及时解决,以免影响团结。

4、这篇作文矛盾百出,显然是编造出来的。

5、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6、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7、同学间产生矛盾,要彼此多做自我批评。

8、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

9、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10、经过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涣然了。

11、老师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12、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13、再一次吵架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14、老师分别找李响和张宇谈话,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15、我只听说这两家闹矛盾,但不知道内情。

16、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要及时解决,不能互相对立。

17、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矛盾

18、我们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9、他的话前后矛盾,不合情理。

20、他的个性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矛盾造句

关于【矛盾】扩展阅读

【矛盾】汉语拼音为:máo   dùn。

【矛盾】基本意思为:(名)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后来“矛盾”连举,比喻互相抵触的语言行为或事物:一对~|~百出。②(名)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③(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矛盾】解释: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TAG标签:#矛盾 #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