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综合知识>无公害茶叶的三个标准

无公害茶叶的三个标准

科普经验站 人气:1.43W

无公害茶叶的三个标准

1. 非农药残留:无公害茶叶必须满足无农药残留的要求,需要经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达到国家规定的农药残留标准,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

2. 自然生长环境:无公害茶叶必须生长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生长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生态循环,保证茶叶的纯天然质量。

3. 绿色加工工艺:无公害茶叶的加工工艺必须符合有关的绿色环保标准,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保证茶叶的绿色健康属性。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疑问? 无公害食品 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标准

标准概述

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是整个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它是全体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同志们长期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绿色食品标准概念: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的技术分级: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

A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绿色食品技术类标准构成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

制定这项标准的目的,一是强调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绿色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适用于绿色食品(A和)生产的农田、菜地、果园、牧场、养殖场和加工厂。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部分。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水产养殖药的使用准则,对允许、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和休药期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上述准则为依据,按作为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技术规定,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该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种类多、指标严。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反映了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突出了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的卫生品质。

四、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包装标准规定了进行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时应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识内容等。要求产品包装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牢固性,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或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循环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

标签标准,除要求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外,还要求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该《手册》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图形、标准字形、图形和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以及在产品包装标签上的规范应用均作了具体规定。

贮藏运输标准对绿色食品贮运的条件、方法、时间做出规定。以保证绿色食品在贮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制定绿色食品标准依据

----欧共体关于有机农业及其有关农产品和食品条例(第2092/91);

----IFOAM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基本标准;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国家环境标准;

----我国食品质量标准;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成果。

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绿色食品标准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技术基础

绿色食品认证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包含了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内容。因此,无论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必须有适宜的标准作依据,否则开展认证工作的基本条件就不充分。

二、绿色食品标准是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

绿色食品标准不仅是对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产地环境质量、生产资料毒负效应的指标规定,更重要的是对绿色食品生产者、管理者的行为的规范,是评定、监督和纠正绿色食品生产者、管理者技术行为的尺度,具有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功能。

三、绿色食品标准是指导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提高生产水平的技术文件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设置的质量安全指标比较严格,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则为企业如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工艺和生产技术指导。例如,在农作物生产方面,为替代或减少化肥用量、保证产量,绿色食品标准提供了一套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将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和其它肥料配合施用的方法;为保证无污染、安全的卫生品质,绿色食品标准提供了一套经济、有效的杀灭致病菌、降解盐的有机肥处理方法;为减少喷施化学农药,绿色食品标准提供了一套从保护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为避免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绿色食品标准提出了一套非化学方式控制害虫的方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从而促使绿色食品生产者采用先进加工工艺、提高技术水平。

四、绿色食品标准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绿色食品标准作为认证和管理的依据,对接受认证的生产企业属强制执行标准,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及生产出的产品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绿色食品实行监督抽查、打击假冒产品的行动时,绿色食品标准就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五、绿色食品标准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促进出口创汇的技术手段

绿色食品标准是以我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企业通过实施绿色食品标准,能够有效地促使技术改造,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绿色食品标准也为我国加入WTO后,开展可持续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平等贸易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自我发展能力创造了条件。

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异同点

共同点:1、广义的无公害茶叶的实质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它们均是在不同层次上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的高质量、基本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茶叶。

2、属于安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范畴,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组成部分;采取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茶园到茶几全过程质量控制。

不同点:1、目标定位不同

有机茶 最初是应国外贸易商的要求而产生的,其开发都是严格与国外有机食品接轨的,有的是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的。主要面向少数高消费阶层。

绿色食品茶叶 起源于我国,最初发展动机是促进出口和内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潮流而形成的。其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主要面向较高的消费阶层。

无公害茶叶 立足于全面解决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建立放心基地,扶持放心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茶茶品。属于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面向广大的中低消费阶层。

2、产品标准不同

有机茶: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的标准不尽相同。申请不同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所遵循的标准也不一样

绿色食品茶叶:标准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的。

无公害茶叶:所遵循的是系列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等无公害茶叶国家标准。

3、产品级别不同

无公害茶叶:基本档次,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茶叶产品最基本得市场准入条件,没有级别可分。

绿色食品茶叶:是第二档次,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有机茶:属于最高档次。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4、标识不同

有机食品标识: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认证机构拥有各自标志。

绿色食品茶叶:在我国的标识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有偿使用。

无公害茶叶:统一的,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无偿使用。

5、 认证机构不同

绿色食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仅有一个机构。

无公害茶叶的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并依托各省认证承办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认证机构较多,但只有那些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识或颁发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6、 认证方法不同

有机茶的认证:由授权、认可或确认的认证机构按照法规、条例实施认证,通常为市场化的经营性认证。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重视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档案农业)

绿色食品认证:由推动、市场运作,以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A检查员制度,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为辅。)

无公害茶叶认证:在推动下,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公益性认证;其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均由统一发布。实行产地与产品认证相结合,以检查认证为主,检测确认为辅。

7.认证收费不同及时效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只收检测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绿色食品认证要收取检测费、标志管理费、标志使用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有机食品认证要收取申请费、认证检查费、颁证费、标志管理费。 颁证有效期为一年。

无公害茶叶的无公害茶叶形成要求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业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如何理解综合防治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系?

无公害茶叶,是指茶叶中不含有害物质,或其含量控制在国际和国家有关组织规定的极限之内。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多样化、无公害、保健化的要求日益强烈。采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既保证了茶叶出口和消费者的健康,又能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新技术,在全国茶区单项技术已有运用,系列技术还处在示范、推广阶段。

二、操作规程

1.无公害茶园的建园技术规范

(l)品种的选择。合理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品种。

(2)严格选地。选择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污染的区域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3)一般茶园转变成无公害茶园。制定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建立能持续供应茶园肥料,增加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减少和防治茶园病虫害的计划和措施。

2.无公害茶园栽培技术规范

(l)土壤管理技术。①常规种植的1-3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或饲料作物。②土壤深耕、锄草并以秸秆、草料、厩肥等有机物覆盖上表或深埋于土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环境,培殖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生物活性。③对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应实行减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施肥技术。追肥: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开沟施人茶园。基肥:采用有机农业系统生产的经l-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蒿秆、海草等类似物质以及经过推制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基肥应开沟深施。

(3)病虫害防治技术。①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减少和防治茶树病虫害,如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可改变病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把部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适时锄草与耕作可减少因杂草、土壤发生联系的病虫为害。②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制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③茶季结束后允许使用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次年病虫的发生量,但不得在茶叶采收季节使用。石流合剂的使用量不得使茶叶的铜含量超标。

(4)水分管理技术。①茶园水分管理以保水为主,一般要求耕层土出的相对含水量在75%-90%,保证茶树能正常生育。茶园土壤进行铺草覆盖,在路边地角建立蓄水沟、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度等,以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分。②干旱严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70% 以下时,茶园应及时引水灌溉,其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③在冬季与早春,采用塑料大棚覆盖的茶园。

(5)鲜叶采收技术。①手工采茶提倡双手采、提手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嫩净。②机械采茶,保证采茶质量,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和茶树。③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住良好的器具,装叶是不得超过150kg/m3(上标)。④在鲜叶盛装与储运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

3.无公害菜产品加工、包装技术规范 严防加工环节污染,制定并严格执行无公害茶产品加工、包装技术规程,无公害茶叶加工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加工设备和场地,应保持整洁卫生,经常清洁或消毒,所有的消毒剂必须是无污染的天然物品,整个加工过程严防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混入茶产品。

4无公害荣产品储运和销售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选择无公害茶产品的标签和包装材料,所有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污染;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包装材料;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严格按各类无公害茶产品要求的条件进行储运,严防霉变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质经储运环节混入茶产品。

三、注意事项

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避免再次污染。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有哪些 农业部

NY/T 2798.1-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NY/T 2798.2-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田作物产品

NY/T 2798.3-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

NY/T 2798.4-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水果

NY/T 2798.5-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

NY/T 2798.6-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茶叶

NY/T 2798.6-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茶叶

NY/T 2798.7-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7部分:家畜

NY/T 2798.8-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8部分:肉禽

NY/T 2798.9-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9部分:生鲜乳

NY/T 2798.10-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0部分:蜂产品

NY/T 2798.11-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1部分:鲜禽蛋

NY/T 2798.12-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2部分:畜禽屠宰

NY/T 2798.13-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3部分:养殖水产品

等等,附一份第3部分蔬菜的给你

茶菌质量标准,茶菌饮料执行什么质量标准?

茶叶的质量安全

1、茶叶质量安全概念

茶叶质量安全为茶叶质量与茶叶饮用安全性的总称。

1.1 茶叶质量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关于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根据质量的一般定义,茶叶质量可定义为“茶叶特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

1.1.1 茶叶特性 茶叶特性是指茶叶本身固有的各种品质特征:(1)感官品质特征,如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2)理化品质成分,包括茶叶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等;(3)茶叶安全性,包括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1.1.2 对茶叶的要求 消费者和社会对茶叶的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明示要求是指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如关于茶叶生产、加工及其茶叶本身的食用安全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行业或地方制定的茶叶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市场对茶叶的要求,如食品标签、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条件等。隐含的期望是指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或期望,是消费者对茶叶的理解和要求,并没有文件规定,如消费者通常认为龙井茶是一种外形扁平光直、色绿、清香的茶叶,否则,就不是龙井茶。

1.1.3 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茶叶满足消费者的程度是指茶叶满足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水平状态,生产的茶叶既要满足规定要求的客观水平,如茶叶质量标准,符合标准茶叶质量就合格,合格是对茶叶质量的基本要求,并不等于茶叶质量无缺陷。茶叶质量标准是根据一定时期的茶叶科技水平和经济状况而制定的,是相对稳定的,而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要求则是时时在变化的,因此,茶叶还要满足消费者的主观要求。

1.2 茶叶食用或饮用安全

茶叶安全是指长期正常饮用对人体不会带来危害的茶叶。目前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

1.2.1 化学性有害因素 茶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首先来源于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正常或违规使用,导致茶叶中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其次是产地环境污染,如土壤、大气和水污染,导致茶叶中有毒有害元素和放射性物质残留;另外,还有茶叶加工、包装等不当引起的化学物质污染。

1.2.2 生物性有害因素 茶叶生产环节多,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都有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如生产加工用具和包装材料等被微生物污染;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放置不当,如将茶叶半成品或成品直接放置在地上造成微生物污染;从事茶叶加工、包装等工作人员的健康有问题,也可能导致茶叶被致病性病源微生物污染。

1.2.3 人为故意因素 个别茶叶生产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违规使用色素、香精、水泥和滑石粉等物质,导致茶叶中对人体有害成分的增加。

1.2.4 生理性因素 由于茶树的生理性原因造成茶树对某些化学物质的富集,如茶树是富氟植物,导致每公斤茶叶中氟含量低的几十毫克,高的数百毫克,最高可超过一千毫克,人体少量摄入氟有利于健康,但摄入量过多,则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2、茶叶质量安全评价

2.1 感官品质评价

感官品质是茶叶的外在品质,是茶叶的商业品质。主要靠感官检验来确定,根据专业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定的评茶术语,或参照实物样对茶叶产品的感官特性(形态、嫩度、色泽、香气、滋味等)进行评定,需要时还可以评分表述。茶叶感官审评必须依赖敏锐、熟练的评茶员,因此,评审结果将受审评场所、评茶员的健康状况、评茶员的主观原因、知识水平以及经验等影响,因此,从第三者来看,往往对审评结果的客观性、普遍到不安,甚至产生怀疑。但目前利用科学仪器还难以将茶叶感官品质的优劣进行数值化。

2.2 理化品质评价

理化品质是茶叶的内在质量,主要靠仪器检测来判定。目前,常见的茶叶理化品质指标有:水分、灰分、水浸出物、粗纤维、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碱度等。水分和灰分直接与茶叶质量安全有关,水分含量过高,茶叶贮藏性差,不仅茶叶感官品质易发生改变,而且茶叶易变质,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我国茶叶水分含量一般规定小于等于7.0%,部分产品由于其品质特殊性,水分含量要求适当放宽,如碧螺春茶7.5%,茉莉花茶8.5%和砖茶14.0%,日本规定茶叶水分含量为5.0%;灰分既是茶叶品质指标,又是茶叶安全指标,正常茶叶灰分含量为4~7%,灰分含量过少则可能是假茶,灰分含量过高,说明茶叶受到泥沙、灰尘等污染。多数茶叶产品国标规定灰分小于等于7.0%,砖茶8.5%,国际红茶标准(ISO3720)灰分为4.0~8.0%,海湾六国进口茶叶灰分标准为8.0%;规定水浸出物和粗纤维两项指标目的在于控制采用粗老茶树叶子加工茶叶,从而保证茶叶产品的品质。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大于等于36.0%,一般茶叶最低大于等于32.0%,砖茶为21.0%,国际红茶标准(ISO3720)最低要求为32%。粗纤维含量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6.0%;茶叶水溶性灰分一般要求大于等于45%,酸不溶性灰分要求小于等于1.0%,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为1.0~3.0;另外,还有部分茶叶产品对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成分及粉末碎茶含量亦有要求。

2.3 安全指标评价

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茶叶是最安全的茶叶,但毒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没有任何有害成分的茶叶是不存在的,“零风险”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也不现实,因此,对茶叶安全应有科学评价方法。为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业部于2001年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中茶叶从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均制定了标准,涉及茶叶安全指标有8项(mg/kg):联苯菊酯≤5.0、氯氰菊酯≤0.5、溴氰菊酯≤5.0、乐果≤0.1、敌敌畏≤0.1、杀螟硫磷≤0.5、喹硫磷≤0.2、铅(以Pb计)≤5.0和1项大肠菌群≤300个/100克。无公害食品茶叶是基于基本满足茶叶消费安全而制定的,是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最低要求,也是市场准入标准。从茶叶安全的角度看,安全指标越多,限量标准越严,茶叶安全性就越好,但对茶叶供应和产业影响就越大,因此,评价茶叶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是对茶叶进行风险分析。近年我国出口欧盟茶叶受阻,究其原因,①国内部分茶叶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②欧盟技术标准过严,WTO规定各个国家为保护本国国民健康和环境,允许采用高于国际标准的标准,但要科学的分析。可见,对于欧盟制定的苛刻茶叶市场准入标准,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当寻求积极的对策。

2.4 质量认证评价

产品质量认证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目前,茶叶产品质量认证主要有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和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许可证(QS标志)。通过认证的茶叶产品在包装上可以加贴相应的认证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

3、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3.1 国内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茶叶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国标和行标共计有38项。其中,无公害食品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茶叶卫生标准等茶叶安全标准共8项;花砖、茯砖、康砖、米砖、青砖、金尖、沱茶、黑砖和紧茶等紧压茶产品质量标准9项;第一套、第二套、第四套红碎茶和祁门工夫红茶等红茶产品质量标准4项;绿茶、闽烘青绿茶、蒙山茶、洞庭碧螺春、龙井茶和敬亭绿雪等绿茶产品质量标准5项;茉莉花茶、花茶级型坯、武夷岩茶、富硒茶、茶饮料和茶多酚等其他产品质量标准12项。

3.2 国内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茶叶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国标和行标共51项。其中,水分、总灰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粉末和碎茶含量、粗纤维、水不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和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等茶叶理化品质成分测定方法标准28项;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检验、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验、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代森锌类农药总残留量和黄曲霉毒素B1、铅、铜、镉等茶叶安全性指标检验方法标准12项;茶叶取样方法、抽样方法、茶叶样品制备、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等检验基础标准5项;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叶包装检验规程和保健茶检验通则等其他检验方法标准6项。

3.3 国际组织标准

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促进贸易自由化,解决国际贸易纠纷,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与食品有关的协议有两个:一个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 TBT协议;另一个是《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即SPS协议。TBT协议规定成员国采用的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SPS协议采用的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国际兽医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健康标准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制定的植物卫生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茶叶标准有:产品质量标准1项,即《红茶一定义和基本要求》(ISO3720);茶叶质量检验方法标准14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茶叶中农残限量标准10项(mg/kg):甲基毒死蜱0.1、氯氰菊酯20、溴氰菊酯10、三氯杀螨醇50、硫丹30、杀螟硫磷0.5、氟氰戊菊酯20、杀扑磷0.5、氯菊酯20和克螨特10。

3.4 茶叶主要进口国和生产国标准

茶叶进口国的标准制定得较严,尤其在茶叶质量安全指标方面。茶叶进口国中以欧盟对茶叶中农残的要求项目最多、最苛刻。2003年4月10日欧盟茶委会最终修订发布了“茶叶农残-实施规则(ETC18/03)”,规则由简介、适用范围、程序、分析方法和附录1、2构成。其中附录1规定了欧盟及德国法律规定下的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56项;附录2列出了茶叶中常见残留农药49种,茶叶中常见残留农药由欧洲茶委会技术局根据茶叶中农残情况的变化于每年春季会议上更新。此规则对中国茶叶出口欧盟十分不利,据我“中心”近年对出口欧盟茶叶中农残量的检测情况看,甲氰菊酯、氰戊菊酯、八氯二丙醚(S—421)、噻嗪酮和三氯杀螨醇等农药残留,茶叶生产和出口欧盟的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

日本对茶叶中农残限量要求进一步提高,2003年颁布的茶叶中农残新标准共81项。据新标准、日本的有关法规以及我“中心”对出口日本市场的茶叶中农残实际检测情况,出口日本市场的茶园内应禁止使用下列农药:甲胺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辛硫磷、阿维菌素、多菌灵、敌敌畏、草甘磷、溴氰菊酯、磷、杀虫双和杀草强等12种农药。日本茶叶理化品质和其他安全性指标规定主要有:总灰分(w/w)<15%;水分<5%;砷(As)<2mg/kg;重金属(以Pb计)<20mg/kg;微生物大肠杆菌群阴性。

美国对进口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达32项之多,整体来说限量指标不是很严,但对我国茶叶中溴氰菊酯残留应加以注意,因该标准规定≤0.5mg/kg。

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也颁布了茶叶进口质量安全标准有12项指标,其中理化品质指标5项和重金属元素7项。对我国出口海湾六国茶叶中的灰分含量应注意,该标准规定灰分≤8%(可溶性灰分≥45%)。

茶叶主产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孟加拉国等基本按ISO3720红茶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出口。

无公害茶叶的无公害茶叶开发的特点

首先,无公害茶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无公害茶叶是将茶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茶叶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安全食品的产供销管理系统。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市场运行、科研教育等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通过标志管理等手段,宏观系统因子以及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平衡,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无公害茶叶开发是高新技术与传统农艺的结合。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与一般茶叶生产技术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依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创造良好的栽培环境,使茶树高产优质。

最后,严格的产品安全质量控制。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开发是一项新兴产业,开发初期就必须要有高起点,讲求质量和信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市场份额,稳步发展。要保证无公害食品信誉,首先是生产企业要树立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完全按照制定的无公害茶生产操作规程及有关标准精心组织生产合格产品;其次,严格商标管理,堵住假冒伪劣产品混入任何通道,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和产品抽查,督促其生产合格产品,逐步建立起无公害茶叶的市场信誉。

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有哪些举例5个

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多为农业部标准和地方标准,下面列出的是部分农业部标准。

NY/T 5002-2001 无公害食品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06-2001 无公害食品 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07-2001 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09-2001 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2-2002 无公害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 5013-2006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5-2002 无公害食品 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 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22-2006 无公害食品 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NY 5023-2002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

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技术,你有哪些了解?

地质环境土壤的挑选 

土壤是茶树不可或缺的条件,对茶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茶叶种植人员要重视地质环境土壤的挑选 ,使其达到无公害茶叶高效率种植的要求。茶树品质遭受土壤标准的危害,因而,茶叶种植人员在种植茶叶前,要挑选水源较干净,空气较为清爽的地方作为茶树的种植地区。茶叶对地形有一定的要求,茶园所在地的地面倾斜度不可以超过30°,并且平均海拔要低于1500m。

除了地形上的要求,茶叶种植对土壤的需求也非常高,就ph酸碱度来讲,茶园所在地的种植土壤pH值最好保证在4.5~5.5之间,那样可以确保土壤可以为茶树杆部给予所需要的营养。茶叶种植人员在满足以上的种植条件,还要尽量挑选没有其他植物根茎,土层绵软,土壤吸水性好,水量充足的地区作为茶树种植地。

在明确好茶树种植地区之后,茶叶种植人员还需要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肥,合理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为了改进土壤的活力和土壤有机质,茶叶种植人员可以培养泥鳅,给茶树的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有些茶叶种植户在土壤中埋进秸秆等有机物,这也是改进土壤有机的一种方法。

茶树种类的挑选 

在无公害茶叶种植过程中,茶树的品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最先要做好茶叶种类的挑选 ,融合当地茶园的土壤特性,气候特征,遵循因时制宜的标准,选择最好的茶树种类开展种植。挑选抵御力强,抗旱性强的茶树种类,在种植茶树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可以组合不一样的种类开展种植,那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茶树的抗外部干扰力。在挑选茶树种类的情况下,对茶苗有如下所示几个要求:所挑选的茶苗主茎务必具备一致性;茶苗的茎的粗细要遵循相对的标准;茶苗的高度要做到有关要求,那样才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茶苗的存活率。

茶树的种植和培养

在种植茶树前,茶叶种植人员要在种植地区提前挖好坑,随后施适当的有机肥料,一般挑选茶树复合肥或是有机肥,那样种植效果最好,施肥料完毕以后要马上填土,最终在依照茶园的实际大小开展适度种植。在种植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两株茶树前的间距要调节在适宜的范围以内,避免间距过大导致土地的消耗,也防止间距过小造成主茎拥堵,根茎不可以吸收可供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种植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茶叶种植人员可以挑选轮种的种植方法。必须特别注意的是,茶叶种植人员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天然的茶苗开展种植,严禁应用一些运用基因技术所培养出来的茶苗,避免后期的正常生长遭受危害。

在茶树种植完后就需要开展培养,相对于自然的茶园,无公害茶园要求愈发严苛。茶叶种植人员要在茶园的梯壁或是田坎处种上一些平托花生仁或是百喜草等植物,这种植物不用多少的营养,因此不会危害茶树的生长。往往种植这种草,为了改进生态环境保护,避免一些有害物导致影响,可以避免土壤侵蚀。

茶树的施肥和害虫预防管理

在茶树生长历程中,茶叶种植人员要按时对树干内部的残叶及其干枝开展修剪,进而提升茶树的光合作用和空气流通。修剪的形式有两种:轻修剪,主要是将树干上一些不必要的枝干剪掉,这类修剪方法一般每年都需要开展1次;深修剪,生产过程将剪去树干上的鸡爪子枝,这类修剪方法一般隔3~5天开展1次。

茶叶种植人员还要做好茶叶的害虫防治工作,无公害茶叶种植对生长的标准有严格的要求,对残余化肥的成分也是严格管理。茶树容易滋长一些虫害,茶叶种植人员需要对害虫开展防治,降低化肥的应用,这也是种植无公害茶叶的初心。

茶叶怎么分等级?

想要挑选好的茶叶必须要看干茶和开汤试茶。

干茶主要看匀、净、色、香这四点。

开汤试茶主要看色、香、形、味这四点。

一、干茶

匀:指条形匀称,碎茶少(碎红茶除外);

净:指茶叶要干净,不含杂质;

色:指颜色要鲜亮,有光泽(普洱陈茶除外);

香:指香气要幽纯,不能过浓。

二、开汤试茶。

色:指汤色要透亮;

香:指茶汤香气要纯,不能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浓郁和杂味;

形:指茶叶泡开的形状不能太碎和叶子展不开,一般茶叶采摘制作后呈一叶一芽居多,最好没有有老叶。

味:指茶汤如入口味道要醇厚,圆润饱满。

饮用过后在口腔及喉有回甘,回甘在口腔保留时间不能太短暂,有齿颊留香的感觉。

TAG标签:#茶叶 #无公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