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科普经验站>综合知识>古代茶叶品种

古代茶叶品种

科普经验站 人气:1.8W

古代茶叶品种

六大茶类齐全于清朝,公元1725年青茶工艺的成熟,标志着六大茶类的齐全。六大茶类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乌龙茶,亦称青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古代茶叶的种类

古代茶叶的种类很多,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

1.碾茶:最早的茶叶,又称“磨茶”,起源于汉代,是将茶叶碾成粉末直接饮用。

2.把茶:又称“白茶”,起源于唐代,是指将刚采摘的嫩芽晒干或微火焙制后成品。

3.炒茶:又称“青茶”,是指将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揉捻、晾晒、炒制等工序制成的茶叶。

4.蒸茶:又称“绿茶”,是指将采摘的鲜茶经过杀青、揉捻、蒸制、形成等工序制成的茶叶。

5.普洱茶:起源于唐代。它是一种特别的压制茶叶,现在主要产于云南。

6.黑茶:又称“红茶”,是指经过发酵、堆积和压制等工序制成的茶叶。茶味浓郁,适合油腻食品配合饮用。

7.花茶:是将茶叶和花卉一起制作的茶饮,以茉莉花茶为代表。

8.其他茶:如百合茶、薄荷茶、玫瑰茶等。

古代有名的香茗(好茶)(贵族喝的)

1、云雾茶

云雾茶因产于南岳的高山云雾之中而得名,古称岳山茶。从唐代以来就作为向皇帝朝贡的“贡品”。主要生长在海拔800-1100米高度的广济寺、铁佛寺、华盖峰等地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适宜茶叶生长。

云雾茶,外形紧细,卷曲秀丽,开水冲后以色绿香浓、味醇、形秀著称。在湖南省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优质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2、雀舌茶

雀舌茶(湄潭翠芽),因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气极独特浓郁,是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芽茶。主要产于贵州湄潭。贵州省是我国产茶大省,湄潭位于中国西南部,素有“黔北小江南”之称,是我国名茶之乡,也是中国最好的绿茶出产地。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4、铁观音

铁观音,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

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属于半发酵茶类。

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2010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会。

5、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故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

主要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近年台北坪林、石碇一带亦是新兴产区。东方美人茶名字的由来,据闻是英国茶商将茶献给维多利亚女王,黄澄清透的色泽与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赞不绝口,既然来自东方福尔摩沙,就赐名“东方美人茶”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云雾茶

百度百科——雀舌茶

百度百科——黄山毛峰

百度百科——铁观音

百度百科——东方美人茶

茶经中茶叶有多少种?分别产自哪里?

《茶经》是中国古代茶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记载了不少茶叶的品种和产地。然而,由于《茶经》成书时间较早,记录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茶叶品种和产地并未被记载,也有一些已经失传了。以下是《茶经》中记载的一些茶叶品种和产地: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地区;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

峨眉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

需要注意的是,《茶经》中只是记录了当时的一些茶叶品种和产地,并不代表现在所有的这些茶叶品种和产地都存在。此外,中国茶叶品种繁多,不止以上这些。

古人喝点什么茶?

古代人喝什么茶?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也是野生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据考证。世界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

茶因各地方言不同以及生长阶段不同而在古代曾有舛,葭,葭萌、藓诧、横、荼、茗等不同的名称

唐代以前的茶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茶业就已出现了萌芽周初武王伐纣后,巴蜀等西南小国就曾以茶叶作为“贡品”。当时人们常将茶叶作为蔬菜食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茶叶做羹饮(类似菜汤)。秦惠王攻灭巴蜀后,秦人方知茗饮。

西汉为中国茶业的起步阶段,从汉起中国茶事文献逐渐增多。西汉辞赋家王褒到成都购买家僮时立了一份《僮约》,规定家僮要“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说明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已有饮茶之习,并且开始讲究茶具。汉武帝的侍者出使境外,也会携带茶叶当做赠礼。

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是中国古代制茶、饮茶方法最古老的文献。当时的方法是:将茶叶制成饼状,烤成赤色、捣成碎末放入瓷器,再伴以葱、姜等调味。

晋至南北朝是中国茶叶发展较快的时期,在当时,茶已成为一种人人都在喝的普通饮料。西晋的士大夫、文人崇尚品茗清淡,逃避现实,写诗作赋。茶不仅是清高超脱的象征,更是文人们吟咏的题材。东晋已有用茶当饮料出售的记载。南北朝时城镇开始出现茶寮,可供人喝茶、住宿。

唐代茶

唐代、制茶业及茶叶研究获得了极大发展,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推崇茶叶,加上佛教兴茶,使得茶文化兴旺发达。

在此时,还诞生了一位毕生研究茶叶的大师--陆羽,他撰写出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茶叶起源、历史、产区、品种、栽培、采制、煮茶、用水、用具、品饮、茶事、文献等内容。陆羽也被世人尊称为“茶圣"。

唐代各产区名茶辈出,其中以四川蒙顶茶为最好。唐人还推崇湖州(浙江长兴顾渚山)、常州(江苏宜兴)的紫笋茶、浙江天台山华顶云雾、安徽宣城敬亭绿雪、福建武夷岩茶、河南信阳毛尖等。饮茶的习俗,已遍及大江南北。

唐人饮茶开始讲究好水、调味,汤候、精具。传说陆羽可辨尝出南濡水与扬子驿江边水之区别。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将全国可用来煮茶的水分为二十品,以"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雪水第二十。”而唐刑部侍郎刘伯刍则将扬子江南濡水列为全国七大煎茶水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泉"。

唐人饮茶分为淹茶,煮茶两种。茶具也十分讲究。贵族多用金属茶具、民间则喜用青、白釉陶瓷茶碗。

宋代茶

宋代,茶业又有新的发展。宋初,饼茶生产达到最高水平品质以龙凤团茶为最佳、龙凤中又以福建建宁北苑、壑源茶为最。一斤十枚、饰纹龙腾凤翔、栩栩如生。中期团饼茶销路逐渐下降,后期以散茶,末茶为主工艺仍属团茶工艺的省略著名品种有雁荡毛峰、花果山云雾茶、峨眉山茶、武夷岩茶、绍兴日铸茶等。宋代还创造出香茶,即在茶叶中加入香料。

宋代帝王嗜茶甚于唐代,宋徽宗常在大宴群臣时亲烹而赐还将研究心得写成《大观茶论》。

名茶产区则出现了“斗茶”这种评茶方式。参加者各倾献所珍藏的名茶,轮流品尝定优劣,那些名山寺院中不仅举办茶宴、坐谈佛经。更是常举行"斗茶"。

宋代各地茶坊林立。字号又极别致,杭州城内茶坊有“八才子”、“珍珠”、“二与二”等,大的茶坊颇为讲究,茶坊内有名人书画、四季鲜花、梅花鼓乐,且兼卖酒水,喧闹者如教馆,聚集了学琴学戏的梨园子弟,混杂者如交易所,聚集了三教九流,有谋业者、雇工者、经纪人等,最有名者为清河坊、狮子巷一带的“清乐”、“八仙”等茶坊,常权贵盈门。

宋以后的茶

元代,是主流制茶、饮茶方法更迭的过渡时期,此时蒸青绿茶工艺已基本定型,斗茶风俗也已深入民间。虽然没有一本论茶的专著,不过元人诗文中涉及饮茶的还不少,咏饼茶者有之,咏散茶者亦有之。

明清时期,从茶的加工方法到品饮方法,都焕然一新。斗茶之风消失了,研、拍、焙而成的饼茶,也被揉、炒、焙而成的散条形茶所取代。与唐宋将茶研成粉末再喝的形式不同。明代人饮茶与现代基本相同,不碾碎茶叶,而是直接冲泡饮用。

明代的名茶,品目繁多,屠隆《考察余事》列出了最为人们称道的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并一一加以品评。“虎丘茶”产在苏州虎丘山。“最为精绝,为天下冠。”

清代炒青绿茶的名品大量涌现,而花茶也形成了固定产区和名品,同时,又出现了红茶和乌龙茶这两种新茶类。

红茶和绿茶的不同 主要在于炒焙之前是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四个步骤,即:萎凋、揉捻、发酵、烘焙。

乌龙茶 清代又称“岩茶” 因最早产于福建武夷山峰岩上而得名。乌龙茶的制作,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所以也有人把这种茶叫做“青茶”。

清代的白茶,传统的紧压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从而形成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六大种类-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奠定了至今我国茶类总体结构的基本格局。

TAG标签:#茶叶 #